李文賦仍然是不願,蘇杭身後之人,照樣可以拿捏遮目花魁的生死,何必多此一舉來找李家。

還付出了一輩子的前途。

蘇杭亦是輕笑一聲,“我在賭,賭我身後之人不會是今後天下的君主。”

李文賦玩味一笑,“那本公子更不能答應了,蘇杭,你是不知道,你說的這番話,要掉腦袋的。”

蘇杭低下頭去,“公子拔出太阿劍,未來必然位極人臣,我信公子的仁厚。”

這也是再賭。

李文賦抬頭望向天空,身前這人年紀輕輕,便要下這等賭注,實在是可悲。

“科舉你有幾成的把握?”

“九成!”

“好。”李文賦答應一聲,“我不動清闕姑娘,你即刻出了將軍府,不可言說今日發生之時。來年若是在京城為官,站在我李家敵對一面,本公子不發話,不許說一句袒護我李家的話。”

“蘇杭謹記。”

是位讀書人。

李文賦眯眼尋思著,如今西京局面對李家極為不好,皇子與李家為敵,城中諸多勢力不敢得罪皇權,必然會對他李家冷眼相待。

拔出太阿劍,反而為李家招來了不少禍端。

此刻需要一枚暗棋紮根朝堂內部,在關鍵時刻,能助李家一次。一次就好。

但是文官,讀書人,想要出頭何其之難。

這枚暗棋,似乎還遠遠不夠。

蘇杭要參加科舉,他也要,讀書人的分量究竟如何?能發揮出多大的效應,能否讓天下士子站在他李家這邊?

能否讓天下百姓都知他李家,是忠良?

李文賦閉目冥想,腦海中第一想到的便是書房。讀書,寒窗十年,邊關戰歌。

他是穿越而來,有前世的記憶。

剎那間,李文賦如夢初醒,在大周,好似從未見過有流觴曲水般的集會,不見士子寫詩作詞。

那豈不是言,昔日先賢名句,皆是他一人所有。

這都是才氣,乃是天下大才啊。

李文賦笑得幾近癲狂。

陸參,李月衫,虞瑾在一旁看著,陸參小聲道:“小姐,公子這莫非不是魔怔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月衫搖搖頭,“不知道,興許是想到了什麼鬼點子,才高興至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