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話怎講?”
“朱將軍所帶之軍雖有萬眾,然多半是臨時招募來的京畿壯勇,沒受過什麼操練,只是編了編什伍,定了定部曲,在鎧甲、兵器上比賊兵強而已,在其它地方,如陣伍、軍紀等方面比賊兵強不了多少。他們從洛陽出發,趨行數百里,過轘轅關,東入吾郡,先戰輪氏、陽城兩縣,未經休整,現便又要馬不停蹄地繼續南下,我恐怕這場仗不好打。”
荀攸想了一下,說道:“恐怕朱將軍正是因為考慮到他所部人馬多是臨時招募來的京畿壯勇,所以才急著南下擊賊啊!”
“此話何意?”
“若是百戰老卒,那麼在陽翟休整幾日也未嘗不可,而今朱將軍所帶多為臨時招募來的京畿壯勇,所恃者一口氣而已,若是入吾郡後停頓不戰,這股氣洩了,兵就不好帶了。”
荀攸說的也是事實。臨時招募來的壯勇不比身經百戰的老卒,若在陽翟待得久了,任黃巾在汝水南岸攻城略地,等他們的捷報一再傳來後,恐怕士氣就會下落,不利與黃巾軍作戰。
“你說的也有道理。”
荀攸笑道:“王師連復兩縣,士氣正盛,而反過來看賊兵雖也接連攻陷了兩縣,可舞陽卻遲遲不能下,這說明他們軍卒已疲,這一場仗也不是不能打的。”
朱儁已經做出決定,周澈、荀攸他們再說什麼也沒有用,只有盡力完成自己的任務。
朱儁帶了上萬人馬,行速比周澈他們慢得多,次日上午才到襄城。
這時,周澈已蒐集到了許多有關對岸黃巾軍的情報。
他帶著荀攸、王慧、方悅等人並及李瓚這些縣中衣冠到縣外迎接朱儁。
出乎他的意料,潁川太守也隨軍來了。
轉念一想,也並不奇怪。
太守身為一郡太守,保境安民是他的本分。先前他可以以坐鎮指揮為由留在陽翟,現今朱儁帶著王師來了,他身為地主,沒理由滯留不進了。更何況,他還是個“待罪之身”,估計他也想借機立個功勞,以使朱儁能幫他在朝中說句話,減輕罪責。
人到一萬,無邊無沿。
朱儁他們是從西北邊來的,周澈等人在縣西北相迎,展目遠望,只見官道上車騎旌旗,矛戟如林,行軍隊伍足有數里之長,前為騎士,後為步卒。兩三千騎士策馬揚威,六七千步卒持矛前行。遠望之下,煙塵瀰漫,軍容甚盛。
最前邊是朱儁、潁川太守和那個姓魏的越騎校尉,三個人皆未乘車,都騎著馬,冠帶黑衣,銀印青綬,革帶佩劍,一干的軍中將校與郡府吏員隨從其後。人群中,周澈看到了鍾繇、郭圖等人,還看到了孫堅。他與帳下諸人並及李瓚等縣中諸姓迎接上去。
迎接的人群除了他們,還有數百選出來的縣民,扶老攜幼,跪拜道邊,簞食壺酒,共迎師旅。幾個拄著長九尺的鳩頭柺杖站的老者跟著周澈等人上前。
走到軍前,朱儁、潁川太守、魏姓校尉等人下馬,李瓚代表縣中父老迎接王師,拄鳩杖的老者們顫巍巍地奉酒給朱儁。鳩杖就是王杖,給年高德劭者授杖之法始自周朝。漢法:七十以上得授王杖,持杖的待遇與持節同,身份比六百石吏,入官寺不趨,得行馳道,以示尊老之意。
朱儁忙快步上前,接過酒,說道:“怎敢勞長者相迎!”
李瓚說道:“聞將軍率王師到,縣民不勝雀躍。賊起至今,吾縣深受荼毒之苦,十室五空,死者枕藉於道,今終將王師盼到,吾民有救矣!這椀酒,為將軍洗塵,請將軍飲下。”
“今次,我率三萬精銳先發,皇甫將軍帶五萬大軍隨後,來貴郡,就是為國家殺賊,為百姓平亂的!”朱儁端起酒椀一飲而盡,一手拿著椀,一手握住劍柄,慷慨地說道,“後天我就率部渡河,為父老除此殘賊!”
朱儁說他帶了三萬人,皇甫嵩帶了五萬人不過是兵家常用的誇大虛詞,出來迎接他的縣人們信以為真,都很興奮,奔走相告。波才的黃巾軍才數萬人,來的朝廷王師就有八萬之眾,不管怎麼看,這場仗都贏定了,“賊亂”也許很快就能平定了。
跟著周澈出來的江偉、祁杉、陳盼等人,他們的注意力不在“三萬”、“五萬”上,因為他們從周澈處得知朱儁只帶了萬人來,他們的注意力甚至也沒有太久地停留在朱儁身上,他們的目光悉數落在了朱儁帶來的越騎營和三河騎士的身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越騎營人數不多,七八百騎,裝備卻極其精良。
騎士們戴著飄灑紅櫻的兜鍪,穿著玄色的兩當鎧,披著絳色的戰袍,手持長達丈餘的鐵馬戟,佩戴黑色刀鞘的直刃環首刀,有的還配有臂張弩,騎的都是高頭大馬,戰馬披掛著馬鎧,馬鎧由面簾、頸甲、裝在前胸的皮革製成的“當胸”三個部分組成。
馬鎧這種東西很少見,越騎營騎士們的戰馬披掛的雖非是整套的馬鎧,卻也是他們這些土包子前所未見的,稀罕不已。但是他們不知周澈在幷州已經裝備了大量整套馬鎧的騎兵部隊。
伏波將軍馬援說過:“馬者,兵甲之本,國之大用。”
經過秦末之亂,前漢初年良馬奇缺,天子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馬拉車,大臣出行只能乘坐牛車。為了抵禦、反擊匈奴的入侵,帝國大力興辦馬政,先是在文景之時,頒佈“馬復令”,鼓勵民間養馬,並在中央和地方設立專門的馬政機構,後又在武帝時得到了烏孫天馬和大宛天馬,極大地改良了馬種,同時期又從西域傳入了苜蓿,養馬業遂空前繁榮,一改開國初年的窘狀。
本朝以來,養馬規模雖不及前朝,但底子尚在。
數百騎士所騎之馬皆為良馬,高七尺,俊美雄壯。前漢昭帝時曾頒禁令,禁高五尺九寸以上的馬出關。馬高八尺為龍,五尺九寸就是良馬了,七尺高的更不必說。江偉、陳盼等人所騎的馬高七尺者寥寥可數,便是周澈的坐騎也只有七尺高罷了,而這越騎營的騎士們所騎戰馬卻全部七尺高,又裝備精良,雖只七百餘騎士,持戟行來,龍馬精神,令人觀之便不覺目眩神迷,真是:“被光甲兮跨良馬,揮長戟兮彀強弩”。
越騎營裝備精良,三河騎士雖不如之,然也不錯。
數千三河騎士多半披甲,持戟帶刀,近半數的人帶了弓矢,戰馬上沒有馬鎧,但也都是良駒。這是皇甫嵩的功勞,在早前的群臣會議上,他奏請天子出中藏錢、西園廄馬以班將士,天子從之。這些三河騎士們騎的馬除了部分是自帶的外,其它都是西園廄馬。
祁杉看的眼珠子都快跳出來了,嘖嘖稱羨。陳盼嘆道:“玄甲曜日,朱旗絳天,長戟如林,駿馬如龍。今見王師,方知以往之夜郎自大。”
不管朱儁急著南下擊賊到底是因為輕視黃巾軍還是因為如荀攸所言:怕在陽翟待久了會造成士氣下落,他畢竟是個領過兵、打過仗的人,通曉用兵之道,兵法雲:“趨一日力疲,經晝夜者神憊”,他帶部從陽翟到襄城縣走了一天,士卒們也都疲憊了,所以他決定後天南下,先讓兵卒們休整一天。
周澈昨夜加班,給王師搭建起來了一個簡單的營地,由諸將等陪著,上萬步騎入營中休整,朱儁、潁川太守、姓魏的越騎校尉和一干軍官、郡府吏員則由鍾繇、李瓚陪著入縣寺。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