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典韋陣斬左豹帥 周倉一拳奔馬斃(第2/3頁)
章節報錯
至此,黃巾軍的兩翼騎兵相繼戰敗。
皇甫嵩適時下令,從漢軍右翼的騎兵裡分出一部分人馬追擊潰逃的黃巾敗騎,餘下的則與漢軍左翼的董旻、牛輔等一塊兒衝擊黃巾步卒的中軍主陣。
經過這一個多時辰的騎兵鏖戰,黃巾步卒的中軍雖已布好了陣,但步卒難與騎兵爭鋒,卻還是處於下風。不過好在張梁早已做好了萬一騎兵戰敗的打算,準備得比較充裕,在中軍主陣的兩側和前邊安排了很多的盾牌手、長矛手和弓弩手,倒是堪堪擋住了漢軍騎兵的衝擊。
漢騎久戰,人馬疲憊,衝了兩次也只是把黃巾步卒陣衝得動搖了一下,沒能衝『亂』。不過,這就足夠了。皇甫嵩仰望天『色』,見天已微亮,便即下令,命騎兵稍退,就地暫歇,令步卒前擊。
漢軍的步卒休息了一個多時辰,旁觀騎兵對壘,看得盡皆熱血沸騰。
驍勇如周倉、典韋等早就按捺不住,躍躍欲試了。
劉備、關羽、張飛也摩拳擦掌。這時聞得將令下來,關羽細心地擦拭矛柄,張飛急不可耐,說道:“劉君,該步卒上陣了,我等是不是也上去?”劉備轉望望樓,說道:“督帥尚未給我等軍令,且再等等。”
漢兵的步卒在鼓聲中從地上站起身來,拿起長矛列陣向前。為了節省體力,在戰前,就像騎兵不騎馬一樣,步卒也不站著,都是坐在地上的。鼓聲陣陣,三萬漢兵步卒齊動。漢兵的步卒不止三萬人,不過不能全部用在此處此時。皇甫嵩調了一部分去看住城門,監視城內,留下了一部分充當預備隊。雖然如此,三萬披甲持矛的步卒一起移動也是聲勢驚人。
從漢營的望樓上遠望之,周澈只見前邊的陣地上一望無際盡是人頭,晨曦下黑壓壓的,同時長矛如林,鎧甲如雲,當一個個方陣相繼向前移動的時候就好像是一朵朵的烏雲遮掩住了整個的大地。對面黃巾主陣的步卒比漢軍還多,足足四五萬人,也跟著動了起來。
敵我步卒向前,前部在陣中接近,先是彼此『射』箭,箭如雨下,雙方都有大片大片的兵卒中箭摔倒。從漢營裡的望樓上望去,發白的天光下,周澈只見敵我各自綿延數里的陣型中就好像是被風吹倒了似的,分別各有成片成片的空當出現,這卻是中箭摔倒的兵卒們空缺出來的。
不過很快,敵我各有更多的兵卒從後邊湧上來,補充到了這些空擋裡。
臨敵不過三矢,沒『射』幾箭,敵我前部的步卒接近。弓弩手向後,長矛手頂上。如把敵我兩陣比作是兩隻巨大的野獸,那麼現在頂在前邊的密密麻麻的長矛就是這兩隻野獸的銳利牙齒。
在彼此還有百步遠時,漢兵率先發起了衝鋒。吶喊震動遠近,周澈在望樓上都覺得震耳欲聾。
長矛對鎧甲,鎧甲迎長矛。不是長矛刺穿了鎧甲,就是鎧甲折斷了長矛。百步距離轉眼即過,兩軍的前部撞上,血腥的步卒肉搏廝殺開始。
漢軍營門口的望樓上,周澈目不轉睛地遠眺前部交戰的地方,因為長時間不眨眼,眼澀,忍不住眨了一下,只這一眨眼的功夫,睜開眼後就覺得和閉眼前不一樣,就在這麼短短的一瞬間,只他眺望的這一片戰場上就差不多出現了上百個敵我兵卒的傷亡。
清晨風涼,迎面吹來,本該帶來的是泥土和遠處田野的『潮』溼芳香,而此時嗅入鼻中的卻是一股股的血腥氣味。敵我所有的兵卒,不管是戰前勇敢的或恐懼的,當與敵人相碰時,當清楚地知道除非殺死敵人才能活下來,否則就是身死陣亡後,所有的人都只有一念頭:殺死敵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殺不死,那麼就被敵人殺死。
營門外,劉備翹足觀戰,他沒有細看敵我前部的廝殺,而是焦急地在黃巾陣中尋找廣宗死士,找了半天沒有找到。廣宗死士很好認的,兩個特徵,一個是不穿甲,肉袒,有的乃至赤身,一個是皆用大斧,在他視線所及的黃巾軍步卒陣中他沒有看到有這樣的部隊。
他喃喃自語地說道:“廣宗賊的死士呢?”可以肯定的是,廣宗死士肯定是會出現在這場決戰中的,不確定的是不知道他們會何時出現。劉備激動而又忐忑的等待著。
前線的戰場上,到處是刀劍相撞之聲,到處是慘叫和呼喝。敵我雙方的步卒在陣中廝殺,較近處是暫歇的漢騎,遠處是正在四野追逐逃跑黃巾騎兵的另一部漢騎。遍佈十幾裡的方圓上,要麼是步卒們在奮戰,要麼是騎兵們在追殺,這簡直不像是戰爭,而像是純粹的互相屠殺。
敵我各部的將校、渠帥們在陣後觀察著戰場,不時地傳下軍令以調整區域性的戰況,或是調動更多的人馬投入到出現頹勢的地方,以挽回敗局,或是調人去佔了上風的位置以爭取更大的戰果。數十成百的傳令兵騎著馬飛跑在戰場上的每一個角落,忠實地傳遞著長官們的命令。
一刻鐘、一刻鐘,時間在流逝,敵我的傷亡在增多,投入戰場的敵我兵卒也越來越多,戰場上處處是屍體、傷者和揮矛刀血戰的兵卒,鮮血浸透了大地,不但只有前部在廝殺,隨著戰局的發展,漢兵攻入了黃巾軍的陣中,交戰的場地隨之擴大了。不知什麼時候,天大亮了。
夜『色』褪去,遙遠的地平線上,初起的太陽噴薄著通紅的光芒。
周澈的注意力一直在戰場上,甚至都沒有注意到朝陽升起,直到聽見邊兒上皇甫嵩的親兵竊竊私語,這才醒覺天已大亮。在最先出擊的漢兵裡有著周澈的部眾,即周倉、典韋、慶鋒、陳到、韋強、何儀諸曲,在所有進擊的漢兵前陣裡他們的表現是最顯眼的。
典韋、陳到兩個都是第一流的戰將,尤其典韋簡直就是為戰爭而生的。
他手中雙鐵戟的長度和環首刀差不多,因為不是很長,而又重量十足,一雙鐵戟重八十斤,摺合後世的重量約四十斤,一支戟合二十斤,所以很厚,短且厚重,配上他的神力,揮動起來無堅不摧,敢擋在前邊的黃巾兵卒盡被摧折,不是矛刀被砸斷,就是鎧甲被砸裂,要麼趔趄後退兩三步頹然倒地,要麼直接被砸飛,一個接一個地給他騰開前進的道路。
典韋帶著所部陷陣曲的死士們浴血而前。他們處在周澈部這個銳陣的最前邊,在他們的帶領下,三千周澈部的兵卒步步深入敵陣。
周倉、慶鋒、陳到也是勇將,不甘落後。還有何儀勇不及周、典、慶,但他是降將,越是投降的人在殺戮以前的戰友時越是狠辣,一時間,在他的催喝下,他所部黃巾降卒的戰力竟是與周、典、陳所部之卒相差無幾。
韋強謹記著周澈的命令,率領本部兵卒跟在典、慶等部的後邊,不搶著上前爭功殺敵,而是牢牢地看住了他們的後陣,保證沒有一個黃巾兵卒能夠突入到他們的背後。
五人或前擊,或掩護,各取所長,互補其短,配合得十分得當,奮勇直進,幾乎沒有停過半步,一如此前的歷次鏖戰一樣,又是獨領風『騷』,遠遠地超過了前陣的漢兵各部,奮戰在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