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的書幣打賞!!!今晚2章一共萬字。爆發!求點選、求收藏、求推薦。

這三四人皆短衣佩刀,牽馬步行,後邊三人的年齡都在二十五六,最先一個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路上人來人往,他們幾人,包括那少年在內都身高體壯,又牽著馬,甚是顯眼。

周澈本待讓到一邊,等他們先過,誰知這幾人卻直奔他而來,隨即聽到身後有人驚喜說道:“漢升,你來了?”周澈回頭看去,見說話之人卻是黃祖。

那三四人來到近前,黃祖見周澈還沒走,便拉牽著馬在前頭的少年過來,給他介紹:“周君,這是我遠房族兄之子,姓黃名敘。……,敘郎,這位是周家豪傑,可是出身汝南周氏望族。”

“黃敘?”周澈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黃敘,看那少年,見他濃眉大眼,雖還未及弱冠,但嘴唇上已毛茸茸地長了不少鬍鬚,並不顯得稚嫩,反倒有一股粗豪之氣。他拍了下額頭,心道:“黃祖?江夏黃氏?遠房族兄之子?黃敘?……難道,後面那幾個人裡就有....”

他前世時看過三國的書,當然知道“黃敘”這個人,好像是後世書中的“五虎上將”南陽黃忠的兒子,雖不知這個“黃敘”是不是,但卻知其黃祖和黃忠都曾在荊州劉表手下為將。而江夏郡和南陽郡,可不就是屬於荊州麼?

自穿越以來,周澈已見過不少“名人”了,只幷州的董卓、洛陽的曹操兩個就是“重量級”的,此時突然路遇黃敘,倒也不是十分驚奇。那少年人聽了黃祖的介紹,將韁繩丟給伴當,撩起衣袍,便在路邊衝周澈行跪拜之禮,口中說道:“南陽黃敘,拜見周君。”

周氏名重天下,便不說周舉嫡系一脈與現在周乘一脈的聲望,只說他們曾任過的官職,黨錮之前,周澈的父親與其他周氏族人大多都當過縣令,周乘公的祖、父、叔更是多任二千石的高官,雖說黃氏也算大族,但南陽黃氏只是江夏黃氏的分支,不論名望還是仕宦,拍著馬也趕不上週家。

所以,黃敘一聽當面是周家子弟,儘管不知是誰,也是毫不猶豫地立刻跪拜。他是黃祖的遠房族侄,當然不好與周澈同輩論交,因行子侄之禮,跪拜相見。

周澈定了定心神,微笑著將之扶起,笑道:“無需多禮。快快起來。”

“後面的諸君,誰是漢升兄?!”

“某家黃忠便是!敢問周君大名。”只見一位身長八尺有餘的雄壯漢子,作揖道。

周澈見他五官分明,特別是雙目,炯炯有神;再看臂膀粗壯且長,猶如猿猴之臂;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的中間關節有老繭,想必是常年射箭導致。

周澈旋即回禮,但目光卻打量著黃敘,向黃忠稱讚說道:“君之子年未弱冠,已如此威武雄壯,又舉動有節制,可謂文武雙全,再過十年,國家將又添一良臣啊!吾姓周名澈,字皓粼。”

既隱約猜出此人就是“那個黃忠”,他當然不會吝嗇讚譽之詞,那可是“箭神”黃忠啊。

周澈目光迴轉黃忠,略頓了一頓,問道,“漢升兄是從南陽來的麼?”

“是。”

這時黃祖插嘴道:“上個月漢升對我說,說敘郎今已十六,學武之餘想修習文事,有意來依我遊學。”

“噢!原來是這樣。”周澈腦筋急轉,暗暗想道,“原來是來汝南遊學,只是怪哉,以前看三國電視劇時,卻怎麼不記得有此一節?”

他瞧了黃忠與黃敘一眼,見他倆也正看著自家,心中一動,接著又想道:“黃氏在江夏可是和汝南周氏、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齊名的望族,但是分支南陽黃氏雖可稱南陽大族,但並無名士、大儒,至多一地土豪罷了,而這黃忠的體貌雖然雄壯,但我在洛陽和汝南從沒聽說過他的名字,應該是沒有過什麼出色的事蹟,不像夏侯惇,年十四為師殺人,遠近皆聞,服其孝勇膽氣。……,或許就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黃忠帶兒子游學時,沒有能得到名士們的青眼,故而默然無聞、史籍不載?”越想越覺得是這回事兒。

在他的印象中,黃忠的名聲可是和關羽、張飛、張郃、張遼等等名將們齊名,特別是定軍山以老年之資斬殺壯年夏侯淵,被後世譽為“老當益壯”的代名詞,壓過了“尚能飯否”的廉頗。

而且周澈前世水貼吧的時候,曾見到過三國迷大膽推測如果青年呂布遇見青年時期的黃忠,這“天下第一名將”的名號是誰的,還不一定啊。

他想道:“方才慨嘆人生如朝露日晞,轉眼就碰見黃忠,這是天意麼?”他一向都是當機立斷的人,當即作出決定,心道:“‘天賜不取,反受其咎’。沒想到我這一次來縣廷,居然能撿到這麼一個‘大漏’!”因笑道,“敘郎年未弱冠,便遠千里,求學外州。馬伏波曾言‘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敘郎可謂是‘少年堅壯’了!你既有王世公的志向,我雖不才,也願鼎力相助。……,這樣吧,你遠來初到,且先隨你叔、你父把住處安置好,若是有意,等過幾天,我給你引見我族中長輩,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祖拉著黃敘長揖到地,說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黃忠亦是作揖道:“周君如此真是....某家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