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澈急還禮,說道:“澈後生小子,焉敢受公之禮!折煞某了,折煞某了!”

李瓚的父親李膺是東漢聞名天下的名士,和荀攸的族祖荀淑為師友,荀淑之子荀爽比李膺小十八歲,有次去拜謁李膺,給李膺駕了駕馬車,回到家後就高興得對家人說:“我今天終於給李君駕車了!”李膺的祖父做過太尉,父親任過兩千石的郡守,他本人節操高尚,號為天下楷模,在世時是黨人的領袖,也是豫州名士的核心人物,周澈雖是周家子弟,但在李瓚面前只是個後生晚輩。

李瓚笑道:“我雖痴長几歲,然君州郡英傑,功業過人,賊勢洶洶,潁川所以保全大半者,賴君之力也,我向你行這一禮也不為過。”

襄城縣計程車人們見周澈對李瓚執禮甚恭,與有榮焉,再看他時,覺得越發順眼了。

在城門下聊了幾句,慰問過周澈征伐辛苦,眾人一塊兒入城。

李瓚先行,周澈隨後,本地計程車子們再從其後。不知不覺,在襄城縣計程車人心目中,周澈已是僅次於李瓚的地位了。

李瓚在城門口的一揖實際上也是特意為之。士子的名譽從何而來?品題清議而來。俗了說是互相吹捧,好裡說是賞識讚譽。李氏與周氏同是豫州名族,周澈又被李瓚認為是個忠直奇節士,交代了兒子李宣與他深交,當然要捧一捧他了。當然,這個“捧”也不是亂捧,天下自有公論,若是被讚譽之人名不符實,那麼不但這個被讚譽的人會被天下人笑,讚譽這個人的名士也會被天下人笑的。

眾人入城。

荀攸、王慧、周倉沒有入城,他們三人轉回軍前,指揮各曲次第入城。

到了襄城左、右曲入城時,道邊的百姓爆發出歡呼。

這是他們襄城的子弟。此次南下渡河,雖未能誘敵成功,但卻是深入虎穴,大為振奮了民心士氣,襄城兩曲也參與了這次行動,而且平安歸來,襄城的百姓們自然興奮。就像周澈恭維李瓚使得襄城士子與有榮焉一樣,看到這些歸來的襄城子弟,襄城的百姓也是與有榮焉。

歸城的這些襄城子弟們迎對鄉人們的歡呼也個個挺胸抬頭,自豪驕傲,彷彿一個個都是立下了不世奇功的大功臣。

周澈率部入城,得到了士子、百姓們的熱烈迎接。

父城城外的黃巾軍營地中,波才卻是雷霆憤怒。接連失利,丟城失地,又被周澈渡河羞辱,便是個泥菩薩也有三分土性,況且波才本就不是什麼泥菩薩,在起事前他就是陽翟的豪強大族,何曾受過恥辱?惱怒之極。

波次放走了周澈後,歸回營中,越想越是憤恨,一夜難眠,實在咽不下這口氣,他把波才找來,說道:“周澈小兒羞辱你我,奇恥大辱,此仇如果不保,你我有何面目立於人間?”他昨天歸營後,入營門到帳中,路上碰見了許多營中的黃巾軍士卒,他甚至覺得這些黃巾軍士卒都在嘲笑他,覺得他們看自己時已經沒了往日的敬畏,而是透出一股股嘲弄的味道,這讓他又羞憤難當,乃至覺得抬不起頭來。

何曼對周澈“渡河羞辱他們”這件事也是十分憤恨,他咬牙切齒地說道:“大丈夫生世間,若有仇而不報,必為英雄笑!這個仇一定要報。”問波才,“上師有何想法,曼願聞之?”他倆本是有些矛盾的,波才本欲再打陽翟,何曼則堅持南下汝水,但在面對周澈時兩人卻是立場一致。

“周賊輕剽,部眾剽悍,不滅此賊,吾等終難安枕!吾聞‘知恥近乎勇’,而今你我受此大辱,就應該發憤起來!在襄城、郟時,我欲整編部眾,奈何急於南下,此事遂草草收場。兵不在多,在精,欲報此仇,非得先編出一支精兵不可!我想應該把整編之事繼續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波才雖然惱恨,但潁川黃巾連敗於周澈之手,卻由不得他不謹慎起來,因此他沒有提出北擊襄城,找周澈報仇,而是想繼續整編部眾。

他說道:“陽翟所以失利,兩縣所以失守,周賊所以渡河如入無人地,全是因為吾等編伍未成,軍紀不嚴。周賊部不過兩千,為何能連戰連勝?無非因其在陽翟縣外把他的這五千賊兵訓練了幾天。吾等擁近十萬眾,若能加以妥善之整編,少說可得四五萬戰卒,以此四五萬擊彼五千,莫說周賊,便是賊朝廷的援軍來也不足懼!”

何曼本就支援他整編,現在受了周澈的“侮辱”,更不會反對他的提議,說道:“上師所言極是。京師昨日又送來線報,說賊朝廷的援軍不日就要東入潁川,無論是報周賊此仇,還是迎擊賊朝廷援軍,都非得整編全軍不可。只是…”

“只是什麼?”

“很快就能打下父城了,如果現在改變會不利攻城。以曼之見,不如等取下父城後再行整編之事。”

“好!我親自督陣!”

波才發憤圖強,和何曼商議定了,把部下的渠帥、小帥全都召來,下了嚴格的軍令:“全軍攻城!”本來只攻東城牆一面,現在同時進攻四面城牆。他披甲提劍,馳馬行馳,帶著一隊甲士,在攻城的部隊外來回兜轉,督促各部傾盡全力進攻。

父城本就搖搖欲墜,難以支撐了,如今又被波才、何曼這一發憤,未到晚上城池已陷。

波才、何曼縱兵入城,先坑殺了五官掾閎某等守城的吏、卒,接著盡屠縣中諸姓。因為惱恨父城頑抗多天,為了一挽連敗的頹氣,又不約束士卒,整整燒殺掠奪了一夜。縣中百姓一夜死者上千,屍橫於道,血流滿城,到處是悲痛大哭的婦孺,街上來往盡為提刀荷鋤、負錢挾美的兵卒。閎、馮等大姓在城中的族人、子弟被殺了一個精光,有的房屋被點火燒著,黑煙滾滾,遮掩了半個縣城。

略作休整後,波才、何曼分兵兩路。

何曼帶著上萬本部精壯,東出父城,會合了駐紮在巾車鄉的數千黃巾軍兵卒,挾大勝之威,圍攻昆陽,欲再接再厲,把昆陽也打下來。

波才則帶著其餘六七萬的人馬留在父城,一邊分兵攻打父城周邊鄉里豪強大族的塢堡莊子,搜略糧食財貨,一邊全力進行整編。

上次整編,一因急於南下,二因部眾多不情願,故此草草收場,只有波才、何曼兩人的嫡系完成了整編。這一次波才下了決心,加上有何曼的全力支援,部眾中雖仍有不情願的,卻也難以再構成什麼阻力了。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