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第1/3頁)
章節報錯
等行過賞,士卒們解散之後,周澈請荀攸、王慧、周倉三人來到他的帳中。
荀攸笑道:“吾軍新成,初戰就連捷,士氣高昂,軍心可用啊!”
王慧也很欣喜,調笑似的對周澈說道:“主公,你昨天送的捷報府君肯定已經接到了。你今天賞了立功的將士,你說府君會怎麼賞你呢?”
周澈笑道:“今日之勝,半為兩位謀劃之功,半賴周倉、江偉、方悅等將士奇勇。如澈者,因人成事者也!”
周澈這一句是自謙之詞,說的有對的地方,也有謙虛的地方。他說這此“破賊”一半是荀攸、王慧之功,一半是周倉、方悅、江偉等人之功,這是事實,但他卻也不是他自己說的“因人成事”,他對這次的大勝也付出了很多。比如早先的練兵,比如昨晚夜襲襄城縣時的身先士卒,這些都是他的功勞。
荀攸笑道:“昔高祖問韓侯:‘如我能將幾何’?韓侯說高祖‘不能將兵,而能將將’。皓粼,你說你‘因人成事’是在吹噓你能‘將將’麼?”
幾人哈哈大笑。
笑罷,周澈請諸人落座,令親兵出去在帳外守衛,禁無關人等入內。
荀攸聞絃歌而知雅意,問周澈:“皓粼,你叫親兵出去,關防森嚴,是有事要議麼?”
“然也。”周澈坐在上首,往帳外望去,見營中整齊肅然,解散計程車卒們沒有一個在外散亂閒走的,頗是滿意,收回視線,說道,“波才率數萬眾將攻父城,父城城小卒少,難以久持。昨天我問你們吾部是否應該南下?你們說先行過賞賜,讓兵卒們休息兩天再說。今我已行過賞賜,兵卒們昨晚也休息了一夜,是不是可以南下了?”
荀攸與諸人笑道:“這事兒昨天不是議過了麼?皓粼,何其急也!昨日方才議過,今日又議!”
周澈正氣凜然,說道:“吾等不能坐視父城不救。”
他起身負手,在帳內踱步,面現憂色,如心懷郡南的數十萬百姓:“便無府君嚴令,我也無法坐視郡南百姓遭賊兵而不救啊。昨日不能南下是因為將士疲憊,功勞未賞。今賞已畢,將士也休息一夜了,若是再不南下,我心難安。公達,我不瞞你,我昨晚一夜未眠啊!一思及數十萬百姓將受賊苦,唉,輾轉難眠。”
他這一番話所言不實,只有一句是對的:他昨晚的確沒怎麼睡覺,但不是在心憂郡南百姓,而是在琢磨朝廷的援軍何時會到,因為自己急行軍,竟比朝廷援軍先到豫州。
昨天和荀攸議完事,處理完軍務,睡下後,他忽然想起了朝廷援軍這件事。
他記得由皇甫嵩、朱儁分路率領的援軍應該是在波才起事後太久就到了。波才起兵至今已一個半個月了,估計最多再等七八天、十來天,皇甫嵩、朱儁可能就會到。皇甫嵩、朱儁都是名將,他們一到,就沒他什麼事兒了。
為了能保證取勝,至少不會大敗,他昨晚睡時已是二更,又爬起來對著地圖琢磨了半宿,有了點想法,只是還拿不太準,所以今天又把荀攸幾人請來,想聽聽他們的意見。此二人皆智謀之士,若是都贊同,說明可以一試,就南下,若是不贊同,那就再說。
荀攸問道:“那你有何打算?”
周澈親把地圖取出,鋪在帳中地上,請他幾人觀看,說道:“我為巡察時行郡北諸縣,到過汝水南岸的五個縣,此處的地形與潁水兩岸不同。潁水沿岸多平原,而這裡山巒起伏。從郟、父城向東南,道多坦平,向西北,則山岩層疊,直接關中。你們看:父城東南平坦,而西北邊就多山,山有鳳翅、峨眉、扈陽,群山層疊,參差連峙。”
荀攸、周倉點頭稱是。
荀攸問道:“這麼說,你是想運用‘地利’了?”
“前漢智囊晁公雲:‘臨戰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習,三曰器用利’。三者之中,地利第一,可見地利之重要。我部雖然人少,但是新勝之軍,士氣正高,就像志才你說的‘軍心可用’,如果咱們能把父城這一帶的地形好好把握住,加以利用,那麼賊兵雖眾,也不是不能取勝的,即便不能取得大勝,至少也可以從側面緩解一下父城的壓力。諸君以為如何?”
智囊晁公即前漢名臣晁錯,晁錯是本郡陽翟人,做過太子家令,太子的老師,被太子、後來的景帝尊為“智囊”,這句話出自他著名的兵事論文的《言兵事疏》。現在三急之中,相比黃巾軍,周澈已佔了後兩條,若再用上地利,確實可以一戰。
王慧觀圖深思,問道:“主公你想怎麼用‘地利’?”
“鳳翅諸山皆在父城之西北,距父城或近或遠,我思之良久,以為要想用‘地利’,只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誘敵。”
荀攸說道:“誘敵?”
王慧瞭然,問道:“主公你是想先先設伏山中,然後詐敗誘敵入彀麼?”
“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