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澈笑了笑在心裡暗道,狗拉雪橇能行麼?這個時代的土狗漢犬可不比後世的雪橇三傻弱。

不!不能叫土狗漢犬,中國的語言文字是美麗豐富的,但卻沒能給中國土狗取一個名字。不是已經說了叫“土狗”嗎?柴狗、黃狗、草狗、中華田園犬,不都是名字?

不是。柴狗、黃狗、草狗是部分地區的叫法,不是統稱;“土狗”是貶義詞,不是中性名詞;“中華田園犬”是自欺欺人的“雅稱”,正如我們把“妓女”稱為“性工作從事者”;遛土狗很丟人,遛“中華田園犬”好像就沒那麼丟人了。

“田園”二字表明我們不想在城市見到它們,家中就更不允許;這個詞也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於是,被馴化了1.6萬年的中國土狗,沒有名字。

姑且先叫它們土狗吧。

其實中國土狗不是雜種,還有不少品種狗藏獒、京巴、鬆獅、西施、冠毛、昆明犬狼狗)等等,但提到“土狗”,就完全無血統可言了:雜種!

所有的“串兒”、低等雜種狗,都可以統稱為土狗。偏見。所謂的中國“土狗”其實是一種血統優秀的高階犬。

土狗的祖先是東亞狼,早年,它們跟隨漢民族從青藏高原以東、長城以南,經黃河流域分散到全國各地,如今大概分三個品系。

北方品系,主要生活於東北、黃河流域、長江中上游,多雜色,不吃外食,獨死。

兩廣品系,主要生活於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抗病能力強,擅捕獵,戰鬥力強。

江浙品系,主要生活於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對韓國、日本犬種影響極大,是日本柴犬的祖先。說實話,柴犬隻是日本的土狗。

土狗是一種有獨立血統,習性、棲息地明確的犬種,不是雜種。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大量西方犬的引入和“城市優於農村”觀念的形成:養狗就應該養西方狗;土狗不是寵物,是農村看家的,是殺了吃肉的;土狗是賤種,養土狗的都是窮人,已成為根深蒂固的觀念。

狗糧、狗衣、狗玩具、狗預防針都是給西方犬預備的,土狗只需要一條鐵鎖鏈和一碗剩飯。

果真?如此嗎?

戰國“韓盧”,“施韓盧者,霸業可致也”;三國“黑龍”,“犬之報恩,甚於人,人不知恩,豈如犬乎!”;西晉“黃耳”,陸機親以棺木葬之,曰“黃耳冢”。李斯臨刑哀嘆:“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豈可得乎?”;蘇軾晚年感慨:“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中國的人啊,你憑什麼瞧不起中國的狗呢?中國的狗哪裡配不上你呢?

你可以認為自己不如西方人,但你不可以認為中國狗不如西方狗。誰給你的權利呢?

說道血統,中國土狗的血統是最優秀的!中國土狗血統的優秀在於它既保留了東亞狼的優勢又躲過了西方人對犬類血統的禍害。

西方白人有很強的“血統觀”,把人分為皇室、貴族、賤民,他們不僅重視人的血統,還重視狗的。

如何保持血統純正?

近親繁殖!但近親繁殖帶來的負面影響眾所周知。

英國一部名為《純種狗的悲哀》的紀錄片,首次深入披露了純種狗的健康和生存質量問題,在西方引起轟動,卻未能引起國人的注意。

不少中國專家還在用“優者越優,劣者越劣”來美化近親繁殖,誤導民眾。

中國犬的祖先是東亞狼,為何如今的“名種狗”連家都找不著?易走失、愛得病、撒手丟、人儘可主、各種不能吃,退化的主要原因便是近親繁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躲過西方人禍害的中國土狗是幸運的。

祖先的“放養”讓土狗的血統雖然沒有西方犬的“高純度”,但也能在品系範圍內繁殖,將東亞狼的血統優勢得以儲存。

繁殖,是為了擇優,而不是衰退。

即便土狗有獨立血統與優勢,卻依然沒能得到fci 世界畜犬聯盟)的認證,換言之,國際上不認可有“土狗”這個品種。

但臺灣的“臺灣犬臺灣原住民飼養的獵犬,南亞狩獵犬的後代)”卻被認證了,為什麼?

美國人在討論“藏獒認證標準”,荷蘭人在追溯“京巴”的血緣,英國人在研究“川東獵犬”的捕獵方法,中國人在幹什麼?過“狗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