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升任將軍(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在這個時候劉虞突然病倒,而且是整日臥床不起的重病。在幽州戰事尚未結束,百廢待興的情況下,他不能處理幽州政務等於給急需治理恢復的幽州瓦上添霜。劉虞隨即上書請辭幽州刺史一職回家養病。他命令手下以八百里快騎將自己的文書,送達京都洛陽。此時幽州的事情,尚未在京都傳開。天子隨即御批准其所請,讓劉虞先回青州老家養病。
同一時間上谷郡太守劉璠以自己年老多病,難以繼續在上谷郡主持軍政為由,告老還鄉。
劉虞在回鄉養病之前,同時利用手中的權利和劉璠兩人在辭官之前,聯名向朝廷舉薦周澈為度遼將軍。
過去那個度遼將軍是一個世家子弟,從任命那天開始就沒有看到過他,至今那個將軍是什麼模樣,兩人都不知道。這次鮮卑入侵戰還沒有打,一紙公文就把他調走了。邊郡的軍將一般有家世、有權勢的人都不願來做,這裡離中原太遠,荒涼、危險、沒有油水、生活條件差。在這裡任職的大部分都是邊郡當地人或者得罪了朝中權貴被貶到這裡的,再不就是掛個名等待升遷。
劉虞知道以周澈的資歷出身,雖然是周氏名族、袁家女婿,但是他是偏房庶支、取得是庶女,無論軍功多少想坐這“將軍”的位子,根本就是天方夜談的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以公孫瓚來說,他的家世不錯,是當代大儒盧植的門生,軍功無數。在北疆聲名顯赫,但遷升到秩俸比兩千石的遼東屬國長史一職,前後也花去了他十幾年的時間。雖然周澈的機會好,前面江東立功,到了北疆適逢鮮卑人入侵連番大戰、連番大捷、連番立功,在幾位邊郡大臣的照顧下,許多為官多年的從屬,已經開始憤憤不平。
這次周澈率部先後參加了漁陽城解圍戰、陂石山夜襲敵人補給車隊、鹿亭伏擊慕容績之戰、桑乾河圍殲拓跋韜部、幽月森林一戰雖然折損了大量俘虜,造成拓跋鋒再攻馬城,但隨後周澈率部堅守馬城二十多天,逼迫拓跋大軍無功而返也算是一個勝戰。
在羊角山為救援入漢的舞葉部落,伏擊魁頭六千大軍大獲全勝。以上戰鬥加在一起殺敵逾萬、俘敵逾萬,為擊退鮮卑人的入侵立下了汗馬功勞,按軍功應該嘉賞不報,未免太為不公。至於朝廷封賞不封賞那就不是兩個人所能決定的了。
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必須天子親批,誰都無權任命。度遼將軍之職,初見於西漢昭帝時期,昭帝元鳳三年始置度遼將軍,因度遼水而得名。
度遼將軍,銀印青綬,秩二千石。雖是雜號將軍,但可以設定下屬掾史,比如管理兵事器械的兵曹掾史,主稟假禁司的稟假掾史,還有主管軍法違紀的外刺、刺奸等
有辦公駐地,屯紮在五原郡曼柏縣今內蒙包頭一帶),與烏桓校尉合稱二營。一般流放的罪人都會發配到度遼將軍轄地。東漢時期的度遼將軍府,可以節制護烏桓校尉、護匈奴校尉、護鮮卑校尉,對於維護東漢北部邊疆的安定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維護東漢北部包括東北、西北)邊防和處理北方民族政務的重要機構。
......
周澈率部退回到野烽圍,舞葉部落在仇水河西岸安營,他的軍隊駐紮在仇水河東。
田衷和文博旋即帶著十幾車財物和傷兵趕來會合。定鈞和鹿穿雲告別周澈及一班軍候,率部回到桑乾河白鹿部落。
幽州刺史劉虞一直沒有派人來聯絡他,而上谷郡太守劉璠卻已經卸任,正準備告老還鄉。新太守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到,上谷郡的大小事情都由五官掾竇弘在主持。竇弘給他們送過一次補給,然後就再也看不到郡府的人了。
右北平郡太守劉政倒是記著他,派了個下屬給他送來升職文書,囑咐他現在上谷好好待著,配合上谷太守的指令,直到把烏桓人趕出廣寧為止。周澈率部在幽州戰場上連打勝戰,給右北平、也給劉政爭足了面子,這讓他非常高興。現在北疆的人都在盛傳右北平盧龍塞的邊軍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靖邊軍聲望已經過了公孫瓚和他的遼東鐵騎白馬義從。
護烏桓校尉箕稠見到俞實之後,非常客氣。但言語之間多次露出不願意周澈部插手廣寧戰場的意思。此時箕稠、俞實還不知道周澈升任“度遼將軍”。廣寧是護烏桓校尉的治所,是箕稠管理居住在幽州各郡烏桓人的衙門所在。上次給鮮卑人和烏桓人聯手趕了出來,箕稠視為生平奇恥大辱,這個臉面他一定要自己爭回來。
雖然周澈的官職比他小一級,在北疆的資歷聲望更是不能比,但周澈一直在打勝戰,這一點卻是整個北疆都知道的事實。假如周澈的部隊來到廣寧,大家一起趕走烏桓人奪回了廣寧,按照現在幽州百姓的看法,這肯定都是周澈的功勞和他什麼關係都沒有。這是他私心裡不能容忍的。
田衷從馬城帶回的傷兵陸續續傷愈,編入了各曲部隊裡。代郡、上谷郡的一些日子越來越難過的馬賊,紛紛跑到野烽圍投軍。部隊的人數擴充到了大約六千餘人。周澈把每曲部隊的人數擴大到千人,轄四屯。斥候屯和後衛屯一樣也擴充到了五百人,剩餘的編入親衛營。這樣一來軍候、屯長的人數急劇增加,軍餉的按時放成了問題。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