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校尉要帶我們去打提脫,什麼時候行動?”俞實嚴肅地問道。

“兵貴神速!此事不可拖延。”魏紹隨即接上說道。

周澈愣了一下,知道鄭季憲一定不死心,聯合各位軍官前來請戰了。

他狠狠地瞪了一樣鄭季憲笑著說道:“此事已經錯過出兵時機,已經不合事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見得吧?主公”黃蓋說道:“我們昨天才襲擊的魁頭,難道今天提脫就會接到訊息?滴水圍距離廣寧將近三百里,按道理訊息應該還沒有傳到廣寧。我們完全可以冒充魁頭的部隊急趕到廣寧。”

周澈望望大家苦笑了一下再次說道:“時機已經錯過。沒有絕對把握不能出兵。”

“主公!你還記得在山口渡大營你是怎麼對我們說的。”韓猛一反常態大聲叫道:“你說因為我們是大漢人,所以我們決不允許任何一個敵人踐踏我們大漢的每一寸土地。難道你已經忘記了嗎?我們從大燕山帶出來的兄弟,我們從漁陽帶出來的兄弟現在還剩下多少?難道他們的仇不報了?”

“即使我們全部戰死也是為了大漢而死,死而無憾。”魏紹緩緩地說道。

周澈心裡非常感動,他翻身下馬大聲叫道:“來。你們說說怎麼打?”

大家看到周澈同意了他們的請戰,歡呼一聲紛紛下馬聚到周澈的身邊。

“我們昨夜在一起合計了一下,認為此戰殲滅提脫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俞實代表大家向周澈講述他們的計劃:“提脫的意圖非常明顯,他準備和魁頭二人在豐屏圍對漢軍實施前後夾擊。”

“我們從鄭君的斥候屯裡找一個聰明伶俐、膽大心細的斥候,冒出魁頭的信使到廣寧告訴提脫,魁頭已經同意並和他約定攻擊時間。攻擊當天他的部隊在豐屏圍和漢軍箕稠的部隊正面迎敵,我們的部隊假冒鮮卑人從他們的側面殺出,然後趁敵人全無防備的時候,突然殺向烏桓人。此舉出其不意必能受到奇效。”

“同時我們快馬通知護烏桓校尉箕稠校尉,告訴他拓跋鋒已經撤軍,我們在回涿鹿的途中捉到提脫的信使,得知了提脫和魁頭的計劃。現在魁頭的部隊,已經在羊角山被舞葉部落和我們聯手擊敗,這麼說當然是為了不讓他知道我們越境作戰的事。然後我們把計劃告訴他。為了能打敗提脫,收復廣寧。我想他肯定會同意這個計劃的!一旦成功,他不但可以洗刷自己被敵人打敗趕到居庸的恥辱,而且還會因此立功受賞。”

“說完了?”周澈問道。

俞實點點頭恭敬地說道:“校尉打仗每每都是以奇兵致勝,用兵猶若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我們都非常佩服自感,望塵莫及。所以這個計劃的不足之處,還請校尉指教。”

周澈笑起來指著俞實道:“你也會阿諛奉承了。我沒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只不過考慮問題比你們更周全一點而已。你們這個計劃有幾個不能確定的因素。這幾個問題不解決,這個計劃就有缺陷,也就是說不能執行。”

“首先我們怎麼肯定魁頭和提脫之間沒有密切的聯絡?如果提脫知道了魁頭在滴水圍慘敗,我們這個冒充的計劃就被會敵人看破或利用,他們如果將計就計,戰敗的就是我們。”

“其次護烏桓校尉箕稠,我們誰都不認識他,憑什麼相信我們送過去的訊息?即使他相信了,他又憑什麼相信我們的計劃?這可關係到他五千大軍的存亡問題,他豈能不考慮周詳再三思量?如果是敵人的奸計,他的部隊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我們是右北平郡盧龍塞的邊軍,他是護烏桓校尉部,和咱們是兩個系統,按大漢軍律兩支部隊一起作戰需要虎符調令。現在我能帶部隊指揮打仗、跑遍幽州,純粹是因為戰事危急,刺史府劉使君臨時授命的一個權宜之計,說起來都是違法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友軍如何作戰,這豈不是奪權嫌疑。他不派人拿我,就很給刺史府面子了。”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兵力問題。他的部隊以步兵為主。根據我們的訊息,他從居庸、沮陽帶走了三千步兵、兩千騎兵。以這種軍陣組合在平原上和提脫的八千騎兵作戰,根本就沒有勝算。一旦配合上出現失誤,我們不能及時趕到他的部隊,就有可能被烏桓人重擊。我們即使準時趕到,以三千多騎兵偷襲八千人的部隊,最後必將陷入苦戰。在平原戰場上即使偷襲敵人,也會演變成一場血戰。這次能夠打敗魁頭不僅僅是幸運,更重要的是得益於舞葉部落的適時出擊,才造成了對敵人的內外夾攻。這種好事一輩子也就這麼一次,不會再有第二次了。我們的部隊拼光了,大家覺得很高興是嗎?”

一群部下沉默不語,各人都在思索著周澈的話。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