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馳援劉虞(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澈攤開一幅巨大的絹制地圖,指著漁陽城說道:“鮮卑人想要什麼?漁陽的鐵和鹽。有了它們,鮮卑人的武器供應就更加充足,更加有保障,鮮卑人可以透過它們獲得豐厚的賦稅收入,增強鮮卑的國力,提高他們自己的生活水平。”
“相反,我們一旦失去漁陽,對已經步履維艱的幽州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能夠支撐幽州勉強度日的賦稅會大幅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百姓生活更加貧困,軍費開支會大幅萎縮。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幽州就會象紙紮的巨人一樣,一觸即潰。”
“失去漁陽,遠比被胡人在境內擄掠一番要嚴重的多。慕容風、和連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一心一意要佔據幽州北疆,為鮮卑國的進一步強大立下根基。”
“鮮卑人最早的打算很有威脅性。在冬天來臨之前,以優勢兵力奪下盧龍塞。然後透過漫長的冬季,在漢軍無法反攻的情況下,牢牢守住和鞏固盧龍塞,為春天出兵攻打右北平郡佔據絕對優勢。”
“這樣春天一到,鮮卑人就會聯合烏桓人,從漁陽郡的南北兩翼同時出擊,一來可以掩護鮮卑主力攻打漁陽,牽制其餘兩郡的兵力;二來可以對兩郡展開攻城掠地的軍事行動,對兩郡百姓進行大肆地搶劫擄掠;三來在主攻不利的時候,可以迅速支援。然而,由於兩位大人提前出兵支援,造成鮮卑人攻打盧龍塞失利,兵力大損,使得他們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原來基本上無懈可擊的計劃。”
“從當前的局勢可以看出,鮮卑人在原來計劃的基礎上做了較大的修改。他們依舊以佔據漁陽城,威脅幽州首府薊城為主要進攻目標。但在盧龍塞方向,他們只好實施詐術,假裝集結大批部隊準備攻擊要塞,以吸引本郡的軍隊主力。在上谷郡居庸方向展開強攻,一來牽制上谷郡兵力,二來一旦奪取居庸,可以會師漁陽。”
“一旦居庸被攻破,鮮卑人和烏桓人的勢力就在上谷郡,漁陽郡連成巨大的一片,這樣他們的軍隊就首先立於不敗之地。他們互為犄角,進可攻,退可守。到那時,我們想重新奪回漁陽,難度就比較大了。”
“在目前的形勢下,我們盧龍塞的部隊可以分出一部分,往漁陽進行支援。如今熊罷的部隊尚在廣平,還沒有到漁陽和慕容績的大軍會合,機會較好。我們以一部兵力突襲敵人八千大軍的一翼,成功的把握還是非常大的。”
“一旦敵人在漁陽城下受挫,北面居庸城又久攻不下,時間一長,鮮卑人的糧草就有可能不濟。這時在我方援軍源源不斷趕到漁陽城的情況下,敵人眼見奪城的機會越來越小,除了撤軍別無它途。”
盧龍樓內鴉雀無聲,大家都在默默地思考著。
劉政乾咳了一聲,打破了屋內的沉默:“現在漁陽城下有八千大軍,我們需要多少人可以擊破它其中一翼?”
周澈不假思索地說道:“至少三千人,採取夜襲的方法,可以徹底殲滅鮮卑人的側翼。一旦鮮卑人的部隊陷入混亂,他們在短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有先行撤退,徐圖進攻。”
劉政對著周澈苦笑了一下,雙手一攤,一言不發。盧龍塞要留部隊防守,他無論如何也沒有三千人可供抽調。
就在這時,一陣密集的鼓聲突然劃破了寧靜的黑夜,在盧龍塞上空轟然響起。
一屋子的人無不面色大變。
周澈再次看見了鮮于輔,鮮于輔帶著四百騎飛速進入盧龍塞。他趕忙迎上去,喜笑顏開,遠遠的就叫喊道:“鮮于君,你怎麼有時間到盧龍塞?”
鮮于輔比年前消瘦了許多,大概是最近一段時間太累了。他現在是幽州刺史府裡主要負責兵事的官員,如今幽州戰事頻起,處處告急,怎能叫他不憂心如焚。
鮮于輔飛身下馬,作下屬狀給周澈行禮。
幽州刺史在東漢末年是個奇怪的職位。孝武皇帝時初置刺史十三人,秩俸是六百石;到了成帝時更為牧,秩俸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又再次更名為刺史,秩俸復為六百石。但它的權力一直未變。每年州刺史大人都要在七八月間巡視所在州的各個郡國,考核當地官員的政績,處理一些重大的訴訟案件,考察一些當地的名士人才,然後在下一年年初到京都上奏天子。刺史的奏摺,對當地大小官員的升遷任免,人才的選拔推薦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權力很大,但秩俸卻非常少。
因此跟在刺史後面的下屬自然秩俸就更少了。比如鮮于輔,功曹從事,是刺史府的主要下屬官吏,到了縣裡,縣令都要親自出迎的,但秩俸卻只有可憐的三百石,僅僅相當於一個縣尉或者一個屯長的秩俸。
周澈雖然貴為盧龍塞守軍長官,校尉,秩二千石。但也不敢怠慢刺史府的官員。他看到鮮于輔給他行下屬之禮,嚇了一跳,趕忙跑過去伸手扶起:“不敢當,不敢當。鮮于君這是為難我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鮮于輔根本不理睬他的客套,第一句話就把周澈聽呆了:“周君必須跟我到漁陽去。”
“為什麼?”周澈不由自主地問道。
“去年刺史離開盧龍塞時,周君曾經對今年幽州的形勢做過預測。現在正如君所言,鮮卑人和烏桓人再度聯手,兩路同時攻擊我幽州北疆,居庸和漁陽如今均岌岌可危,急待大軍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