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善後事宜(第1/4頁)
章節報錯
暮入陽翟,快要到太守府的時候,荀攸說:“我知你急著去太守府彙報公事,不必送我了,我自步行歸家就是。”
荀攸說是不用送了,他又怎可能不送?到了裡外,命諸人停下車馬,親把荀攸送到家中。離開荀家後,他叫周倉等人先回官舍,帶了徐康、田豐和之前協助周澈辦案的太守府屬吏進入府內,求見何進。
何進剛吃過飯,在欣賞歌舞,聞他歸來,即令女樂下去,一面派人去找鍾繇、郭圖諸人,一面召他堂上相見。
徐康、田豐沒有官身,在院中等候。
周澈帶了諸吏,去履登堂,跪拜行禮。因為周澈雖是中央官員,但品秩是六百石,何進則是二千石。他心道:“剛從堂上退出去的那幾個女樂看著眼熟,似是鄭促蓄養的那幾個?”這話不好問,權當沒看見。
何進請他們起身,笑道:“巡察一去半月,路上辛苦,人未歸,歌謠已至,半郡百姓都在唱‘周皓粼,來何遲’啊。卿在陽城,逐奸除暴;案行七縣,盡洗汙濁。所到之處,如以利刃齒腐朽,不法守令望風解印綬。卿離郡府前,功曹言:‘先朝永興年間,南陽朱公叔出為冀州刺史。聞朱公至,冀州部內諸令長,解印綬去者四十餘人’。卿之虎威,不讓朱公。”
周澈行禮,惶恐言道:“澈不敢當,擅殺六百石下大夫,自知有罪,請明府責罰。”
“誒,事急從權。陽城之事,罪在沈汛。沈汛受國家重用,位列下大夫,不思報國恩,驕縱不法,當卿到後,又聚眾抗法,私調鐵官刑徒,欲以眾犯禁,作亂陽城,殺之猶嫌輕!我已上奏朝廷,朝廷的詔書也到了,卿無罪也。”
“朝廷詔書已到?”潁川郡離洛陽不遠,來回也就是幾天的事兒。
“是啊。不但沒責你的罪,還誇獎了你呢,說你臨亂不驚,應對果決。”
周澈心道:“這得多謝沈汛昏了頭,私調鐵官刑徒進城。要不然,擅殺六百石,按律:不殺頭,我也得入獄。”拜謝何進,說道,“澈誠惶誠恐,不敢當此讚譽。依律,擅殺六百石,不死也要入獄,沈汛又是趙常侍親戚。今朝廷不怪,反讚譽臣吏,必是因明府為某緩頰了。明府厚恩,澈不知何以為報。”
何進笑道:“你不是已經報過我的恩了麼?”
“澈愚昧,不知明府此話何意?”
“杜泉、郭佑把從鄭促那裡和沈家搜出來的債券付之一炬,推功於我,陽城百姓遂對我感恩戴德。杜、郭歸來後,說這是你的主意。善則推君,卿真高潔之士也。”
周澈復又還禮說道:“‘善則稱君,過則稱己’,此本人臣事君之道也,府君仕宦二千石,郡之長官也。且《禮》中有云:‘善則稱君,過則稱己,然民作忠;善則稱親,過則稱己,然民作孝’。明府曾口諭某說:‘良鷹不如鳳凰’,‘武健嚴酷,不如禮讓化之’。澈細思之,誠然如此,願從今後改行仁愛,以禮讓化民。”
何進聞他此言,頗是歡喜。
鍾繇、郭圖到了。
鍾繇一見到周澈,就說:“‘周家潛龍,行縣討奸,鄉長滅季,巡察黜貪,為民除害,席不暇暖!’。皓粼,百姓贊你的歌謠,滿縣皆聞啊!卿威震郡北,百姓之福。”歡暢大笑。
接著張綜、杜泉、郭佑也來了。彼此見禮過後,各自入座。
堂上都是郡朝大吏,鍾繇諸人慰問過周澈路上辛勞,話題轉到善後事上。
周澈叫徐康、田豐把一路上收來的印綬、奏記捧入堂中。
前後被周澈驅逐,或者自辭去的縣令長有四個,餘下縣丞尉、縣功曹主簿、諸縣各曹椽之屬被驅逐或自辭的亦有三十四人,還有一顆是潁川北部督郵陳華的,督郵相當於紀檢委。總計三十九個印綬,堆了一地。
周澈每過一縣,都會給朝廷寫一道奏記,再給何進寫一道溝通的公文。說一下在當地的辦案情況。何進對此早就心中有數,但當看到這麼印綬堆積一塊兒的時候,還是被小小地震驚了一下,震驚過後,心生喜悅,不是為百姓喜悅,而是為空出了這麼多的官職而喜悅。
三十九個印綬,代表他可以再擢用三十九個“賢人”。當然,縣令長、縣丞尉是“命卿”,不是他能任命的,依照慣例,縣屬吏多由本縣的縣令長任用,也不適合由太守府越級任命,可他是郡守,諸縣的案子又是在他手裡的辦的,他至少能提個名。這就足夠了。
朝廷、各縣會不會用他提名的人,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除惡薦賢”的美名。也正因此,當週澈在潁北大開殺戒的時候,他深為憂懼;當週澈把諸縣都處理完後,他又為此歡喜。
郭圖知他心意,欲拍兩句馬屁,轉念一想,心道:“前次也是在這個堂上,爭論該不該放周澈案行潁北時,我被鍾繇好生羞辱。他說我是因為‘懼趙常侍’,所以才‘反對明府除奸惡’。如此汙我,令人可惱。大丈夫豈有懷仇怨而不決之者乎?今夜我當報此仇。”笑對鍾繇說道:“恭喜功曹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鍾繇奇道:“我有何喜?”
“巡察使把潁北的濁吏都趕走了,諸縣空出許多官職。簡賢選能,填補空缺,這正是功曹的職權。昔日範滂在汝南做郡功曹的時候,激揚清濁,分別邪正,斥逐汙吏,擢舉善人,汝南人至今贊之。如今,也該咱們潁川人贊贊咱們的郡功曹了!”郭圖摸著鬍子,呵呵笑道。
何進面色微變。
鍾繇不傻,聽出了他的意思,心道:“郭公則氣量狹小,這是在報上次被我搶白之仇了……範滂,嘿嘿,範滂名列八顧,天下知名,雖然清正,性太剛直,在汝南當郡功曹時威過太守。太守宗資受中常侍唐衡所託,欲用一人,除書已下,且此人是範滂的外甥,而滂卻因以其非人,不用,致使宗資遷怒書佐,以拳捶之,而書佐竟寧願捱打,也不肯違背範滂,一邊俯身捱打,一邊仰臉聲言:‘今日寧受笞死,而滂不可違’。郡中中人以下,乃指範滂所用為範黨,故有‘汝南太守範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之謠。何公雖然和善,不是宗資;我雖直爽,也非範滂。”
他肅容說道:“選賢用能雖為功曹之職,然今上有賢明太守,下有除惡督郵,又哪裡輪得到我說三道四呢?”在座上衝著何進一拜,說道,“真正應該恭喜的是郡中的賢人。明府自臨郡,進賢如不及,郡中上下無不稱讚,都說明府賢良,使我郡野無遺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