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威懾縣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促、沈納定下應對辦法後的次日午時,周澈到了縣外。
只是不知為什麼,沈納提前派出去的那幾個哨探沒一個來報告的,鄭促措手不及。他昨夜與沈納、沈馴等人暢飲至旦,剛睡下沒多久,聞得守城門卒的報訊後,顧不得醉後頭疼,忙在婢女的服侍下起來,又叫人速去通知沈納,命他趕緊前去迎接。
沈納也還在睡,被叫醒後,強忍醉痛,掙扎著爬起來,帶了幾個人,昏頭昏腦地跑出縣衙。
天氣很熱,日頭毒辣。連著十幾天沒下雨了,因為乾旱,地面裂出了一條條的縫隙,一股股的熱氣撲面而來。等他跑到荀貞車駕前時,頭上、身上全是汗,官袍都被浸溼了。
周澈的車駕就停在城門外不遠,車不多,三四輛,隨從的騎士卻極多。
沈納大致地看了一眼,那些騎士怕得有上百人,一個個都持矛帶刀,有的還弦弩挾彈,於烈日之下,筆直地坐在馬上,剽悍精幹。他擦著汗,心裡嘀咕:“這排場!嘖嘖…”
一個身材魁梧的騎士催馬上前,也不下馬,就在馬上問道:“你是本縣的吏員麼?”
沈納徒步來的,往後退了半步,仰臉看這騎士。
見他面黑如鐵,虯髯,眼如牛鈴,身穿輕鎧,腰插環首刀,馬鞍前橫放了一柄黝黑堅銳的鐵矛,此時在馬上說話,居高臨下,煞氣騰騰,頗是頤指氣使。
沈納猜不出他的來歷,想道:“看他未穿官袍,定非朝廷屬吏,如此傲慢,料來應是巡察親信。”他自恃自己想出的那個對付周澈的辦法必定十拿十穩,因也不願得罪周澈的親信,以免節外生枝,陪個笑臉,說道:“是,在下本縣主薄。請問足下,椽部可在後邊的車裡麼?”
馬上的騎士正是周倉。其實是昨晚周倉他們從陽城客棧喬裝出城,今早就在城郊等待周澈。
在聽到眼前的這個百石吏居然自稱是本縣主簿後,他很感慨,想道:“沒想到我阿倉也有騎在馬上呼令一縣主簿的時候!”心中感慨,臉上神色不變,矜持地點了點頭。沈納恭謹、客氣地說道:“在下奉本縣縣長之令,特前來迎椽部進縣。在下能過去拜見一下椽部麼?”
“不必了,你前頭帶路就是。”
沈納心道:“這周皓粼不但排場大,架子也不小!”雖略有不滿,也無可奈何。他轉過身,領著隨行來的那幾個縣中小吏,前邊引路。
周倉與十來個騎士緊隨其後,停在路邊的車輛也一一啟動,順序前行。餘下的數十個騎士分成三隊,兩隊護衛兩側,一隊殿後壓陣。
等車輛開始往前走後,周澈放下了輜車邊上的窗簾,向坐在對面的荀攸笑道:“公達,看來你所料不差,這陽城縣果然已經想好了對付我的計策。要不然,這個沈納不會這般輕鬆。再又從路上碰見的那幾個他們派出來監視我的哨探來看,他們這個對付我的計策,十有八九,恐怕也就是你所說的‘閉塞我的耳目’。”
荀攸笑道:“不是我‘所料不差’,而是你上次來陽城時採訪得仔細。依照你採訪得來的那些資訊,陽城長鄭促附庸風雅,是個無智之人,仕途又一帆風順,未經磨難,碰上大事必手足無措,定會召主薄沈納商議。沈納在陽城雖略有才名,但觀其以往行事,上不能諫主,下不能安民,唯一擅長者,不過出些歪主意,讓鄭促多撈點錢罷了,連個小才都算不上,卻還自作聰明。鄭促找他商議,能問來什麼好主意?最多,不讓百姓接近你,不讓吏民說話,閉塞住你的耳目,如此而已。殊不知,你早已把他們不法亂紀的行為查得清清楚楚了!”
周澈哈哈一笑。
周澈在拿到何進手書的牒文,準備出發來陽城前,又去了荀攸家一趟,本意只是因念在此次整治潁北,任務艱鉅,再回來不知何時了,故想在臨走前去告一下別,卻不料荀攸居然提出要跟他一起來陽城。
他當然不會拒絕,非常願意。
當時,荀攸詳細地問了一下陽城的情況,在瞭解了鄭促、沈家等人的性格、喜好後,給他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把在帶來的門客輕俠全部帶上;二,在進陽城前,先派個人去給鄭促報訊,把他將要去陽城的訊息提前告訴他。
周澈問為什麼?
荀攸說:“潁北的不法吏民多為本地豪強,不排除其中會有亡命徒。帶的人多點,既可以震懾他們,也可以在萬一有變的時候,足以鎮壓。”
周澈以為然,又問他的第二個建議,又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