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婚禮迎親
章節報錯
當夜周澈、袁薇、濯清、戚繡繡四人皆是難眠之夜,每個人心中的那座“空城”在吶喊,猶如後世的一首歌:“可能是寂寞,空氣變得很稀薄,滿城霓虹開出荒漠,還為你等著。我的心快要死了,要有什麼刺激我魂魄?太深!太多!愛會走火入魔,任由你...自由的...耗在我苦中作樂。這心那麼空!這回憶那麼兇!這月色明夜,我能和誰相擁?這眉頭那麼重,這思念那麼濃...這感覺我跟從,還為你等著,我的心快要死了,要有什麼刺激我魂魄?太深。太多。愛會走火入魔!任由你...自由的...耗在我苦中作樂”
四月二十,一大早,安成周家便張燈結綵,全府上下忙碌成一團,燒爆竹聲不斷想起,還有周家人給附近裡坊的家家戶戶送糖糕,這是娶親的風俗,看到糖糕,附近裡坊的家家戶戶都知道了,周家有人要娶親了,訊息很快便傳開,是之前東鄉鄉長周澈迎娶汝陽袁家嫡派庶女。
這個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向全城傳開了,一時間,這門婚姻成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普通民眾關心男才女貌,男的什麼身份地位,女的容貌如何?財禮多少,嫁妝多少?
而官場中人則關心因“黨錮”沉寂已久的周家和“四世三公”袁家聯姻,會有什麼樣的效應,很多人都認為,周澈被太守稱讚“好兵事,有勇略。”難道袁家有意插手軍隊?難道周澈舉薦入朝很明顯就是受益於這門婚姻?一場婚姻所引出的猜想,已經經遠遠過了婚姻本身。
兩漢婚娶的風俗大致與後世相同,亦有迎親之說。經歷了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等五禮後,婚禮的當天,男方要去女方家迎親。從十九日開始,周家便忙碌開了,婚堂定在周家祠堂的主堂,這是一棟可以容納千人以上的建築,由於證婚人是太守王赫,他特地派出了八十名官奴、官婢幫助這次婚禮的雜務,這給了人手不足的周家極大幫助,不僅如此,周澈未來的大舅哥袁紹還特批袁家的私兵來維持秩序。
婚禮主堂內已經佈置得喜慶無比,一個巨大的‘囍’字掛在紅綢緞帶之中,大堂上擺放了兩百餘張酒席桌子,一隊隊奴僕正忙碌地端上瓜果美酒,為籌辦這次婚禮,周澈幾乎拿出了自己兩成積蓄,僅僅給袁家的迎親財禮,各種珍玩就價值近十萬錢。
周乘在孫子周竺的扶持下大廳內慢慢巡視酒席情況,今天將有上千賓客前來參加婚禮,來參加婚禮的賓客不是名士就是官員。可不能馬虎,出了差錯可是掉周家名望的。
周乘在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對跟在身旁的周竺道:“你不用跟著我,我在這裡休息一下,你去看看皓粼,收拾好了沒有,迎親的時辰要到了,提醒他一下。”
“好的,我這就去。”
禮賓房內,一名侍女正將一頂別有金花的博冠端端正正戴在周澈頭上,周澈穿著一件黑色鑲有紅邊的新郎錦袍,腰間束玉帶,腳穿烏皮靴,臉上淡淡塗一層胭脂,顯得他容光煥,精神十足。
這時,周竺走了進來:“新郎官!時辰已到,外面迎親人在催促了。”
周澈點點頭,對一旁的周倉笑道:“時辰很重要,咱出去吧!”
周澈正要走,戚繡繡又叫住了他,“君少,你等一下,我在給你端正一下帽子。”
周澈蹲下,戚繡繡地將他額頭一縷頭塞進帽內,她看著周澈心裡知道,在這個世上週澈實際是她唯一一個親人,今天大喜日子,應當高興啊。她微微笑道:“君少,緊張嗎?”
周澈點點頭,“有一點緊張。”
“都是這樣過來,我記得當初我結婚時,還緊張得渾身抖,等你出了門,你就不緊張了。”
“多謝繡姐。”他起身輕輕拍了拍戚繡繡的肩膀,便快步來到了前面大堂前的院子裡,周倉已經在這裡等候了,見周澈出來,他笑道:“時辰到了,出吧!”
迎親隊伍裡,周湧、周倉、周祈、田熙、田豐、黃忠、黃蓋等相好的族人親友都隨周澈一起去袁家。另外按照婚俗,男方家迎親必須有一名長輩作為迎親人,負責叫開女方家的大門,塞紅包之類的事情,相當於男方代表,一般是由新郎的舅父來擔任,可週澈少孤,只能請關係要好的族兄周倉之父周鼎代勞。今天將由他擔任迎親人和婚禮司儀。
周鼎看了看沙漏,便高聲宣佈道:“吉時已到,迎親出!”
為壯聲勢,周倉從東鄉的輕俠、勇士裡選出了二十個相貌端正、儀表堂堂的美男子充作騎奴侍僮,侍從在迎親的輜車兩側,前呼後擁。七八輛輜車,三四十個親友侍從,在鑼鼓和嗩吶聲中,浩浩蕩蕩的親迎隊伍出發了。
周澈是新郎,他騎在高頭駿馬之上,意氣風,而周倉也騎著馬,穿的衣服也和新郎相似,不過區別也很明顯,他的袍服顏色較淺,沒有金邊,帽子上也沒有金花,馬匹上也沒有扎紅綢。
由於周澈誅殺季氏的威名,他娶親的訊息已經事先傳遍全郡,因此迎親隊伍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大街兩邊站滿了圍觀的人群,人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和周家一樣,袁府內也一樣亂作一團,不過袁府是嫁女,要比周家好得多,他們主要是負責迎親隊伍的一頓午飯,而午飯也很有講究,不擺酒席,每人一碗湯圓,加兩隻紅燒豬蹄,湯圓表示婚事圓滿,而紅燒豬蹄則表示迎親隊伍走路辛苦了,補一補兩隻腳。當然,迎親隊伍每人要封二錢銀子的紅包。
院子裡擺滿了陪嫁的箱籠,這就是袁家嫁女最獨特的地方,一般普通人家的陪嫁之物都是上好的綢緞被面,糧食豬羊等等,大戶人家則是金銀飾、瓷器玉器之類,而蘇家的陪嫁之物沒有綢緞被面,也沒有金銀玉器,而是一百大箱書,一共一萬冊竹簡。
這裡面有袁薇自己的幾百冊藏書,其他九千多冊書都是袁紹給她的陪嫁,這就是袁家的本色,與眾不同,但一般人家甚至皇族也很難做到。
這是袁家開了一晚上的會才決定的嫁妝,周氏、袁氏都是書香門第,郡望名族,過於考量黃白之物顯得沒有大家氣度。當然,也有袁薇自己的衣物飾,可加起來只有一箱。
此時,一身盛裝的袁薇正在進行最後的補妝,她戴著五彩璀璨的鳳冠,穿著大紅喜色的霞披,眉目都精心化了妝,美貌精緻、光彩奪目,今天她就要出嫁了。
兩名專門給大戶新娘化妝的喜娘正小心翼翼用眉筆修補袁薇眉尾的細微處,一絲不苟,這時,袁薇的乳孃莫氏走了進來,她手裡拿著一隻盒子,走上前笑道:“小姐,心裡緊張嗎?”
袁薇輕輕點了點頭,她確實有點緊張,連她自己也不知道緊張什麼?或許是今晚的洞房花燭夜,昨晚上從小把她帶大的莫氏和她同床,在夜深人靜時給她悄悄講了很多男女之事,一想到那件事今晚就要生,她心中就怦怦地劇烈跳動起來。
莫氏將盒子開啟,盒內是兩根銀絲線,她微微笑道:“小姐,我來替你開面。”
開面,也就是用兩根絲線把新娘額頭的汗毛絞去,額頭變得光潔,這就意味著姑娘時代的結束。
就在這時,燒爆竹聲響了起來,遠處隱隱傳來了鼓樂之聲,迎親隊伍來了。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