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漢高祖劉邦透過當亭長、進而結交英豪,從而定鼎天下的故事人人皆知。”

便不說高祖,只說公卿高官,文武名臣,本朝的傅俊就是以亭長的身份追隨光武皇帝,最終名列雲臺二十八將。做過三公的名臣虞延,為吏之始亦是亭長。

對啊。周澈想原來的“周澈”不是做過屯長麼,可是百人將啊。雖然現在官不做了,但是可以結交英豪啊。

因為自古英豪出草莽,而草莽不就是這鄉野之間麼。

所以周澈就來周倉這裡,藉助周倉是亭長的身份來尋找,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在野武將或謀士。

……

周澈在到周倉這裡的時候,特地拜見過他們這一房的族父周乘公

“你怎麼會想去元福那裡幫忙!”

周乘對他說道:“你攻讀多年,刻苦認真,我都看在眼裡。今雖在解錮之列,但你年紀尚輕,又何必急著出仕呢?……,就算你執意出仕,我也可以將你推薦給縣君,你又在洛陽禁軍幹過,總強過當一個亭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周澈回答道:“亭長務實,文吏勞形。方今天下,權閹當道,言路阻塞,有學識的人都退隱不出。與其做一個整天忙於文牘的文吏,何如當一個能為黔首百姓做些實事呢?”

周乘倒不是看不起亭長的低微,而是他生性簡約,最討厭被細務煩勞:“就算你想做實事,也不必做亭長助理啊!亭長是最勞累不堪的賤役,既受上官驅使,又為部民操勞,且迎來送往,還要忍受高官貴人的呼喝叱責。難道你沒有聽說過逢子康的那句話麼?‘大丈夫安能為人役哉’!”

逢子康是前漢末年人,因為家貧,當過亭長,迎來送往,低三下四,難以忍受驅使,遂發出了上邊的這句感慨,隨後就辭職不幹了。

周澈答道:“大丈夫固當如此。可是,亭長雖然卑賤,但只要做得好,也不是不能得到天下的讚譽啊。陳留仇季智,四十歲的時候才被縣裡召補為吏,任職亭長,後來進入太學,不也一樣名揚天下,連當世名賢郭林宗都很欽服他麼?許縣陳太丘,少為縣吏,任職都亭,如今是天下名士的泰斗。甚至像前朝的朱子元一樣,封侯也是可以的啊!”

周乘知道他說的都是事實,雖不願意,但還是寫了封推薦信給鄉里。

鄉薔夫在聽過周澈的請求後,起初也很驚訝,不肯答應:“若是我答應了你的要求,肯定會被天下的名士恥笑,說我對名族苛刻。”但經不住周澈的再三請求,末了還是隻能應了。

答應雖是答應,不過當時並無亭長的空缺,周澈說可以到橫路亭周倉那裡幫忙。鄉薔夫就隨周澈而去。

……

周澈費這麼大勁,這麼辛苦,,所為者何?還不就是為了獲取名望、錢財,從而結交豪傑,為即將到來的大變做自保準備?——這就是他來橫路亭的“大計”。

剛到亭裡,屁股沒坐穩,就碰上了“姜楓殺人”。若姜楓純為勇夫,他不介意拿來開刀立威,然而透過了解,卻發現姜楓分明不是常人。衛伯文、韋強、慶鋒、胡鄉亭老張等等諸人,無一不對他敬重有加。這樣一個人,怎能殺之了事呢?

“若能拉攏住此人,豈不就等同拉攏住了當地鄉里的遊俠、壯士?”

於是,周澈便做出了那幾個令衛伯文“看不懂”的舉動。拜姜父、留錢。至於衛伯文提出的第三點疑惑,也一點沒猜錯,他的確是在提醒姜俏快去潁川“通風報訊”。他可以對姜楓“網開一面”,但是等案子上報到縣衙後,縣裡邊會有何行動?他可是管不了、也管不住的。

周澈有自知之明,曉得這樣特立獨行、名重一地的輕俠定然不好拉攏,而且沒準兒很快就會被逮捕歸案,不過沒關係。古人云“千金市馬骨”,他相信,他在姜家的那幾個“舉動”,肯定用不了不久,就會透過衛伯文、里長、裡監門等人的嘴,傳遍本亭、乃至本鄉。能如此,也就足夠了。

回到亭中的時候,暮色已至。

在回來的路上,衛伯文就告辭回家了。周澈、周倉牽馬進入亭舍,剛入前院,聽見一陣哭聲。

韋強、慶鋒等人都在,此外還多了三個陌生男子和兩個女子。

哭聲是那兩個女子傳出的,她們跪在老胡的屍體邊兒上,年長的那個伏在地上,嚎啕大哭,年少的那個哭的聲音不太大,但也是垂淚不止。

韋強小跑著過來,接過韁繩,牽去馬廄。

慶鋒和兩外三個男子快步迎上。慶鋒指著三個男子中的一個,介紹道:“澈君,此即為本亭求盜裴元紹。”

“小人裴元紹,見過澈君。”

裴元紹年約三旬,高大粗壯,面色黑紅,作揖時兩腿沒有併攏,而是分著,像是點羅圈腿,也不知是天生的,還是騎馬過多。

求盜多由強健者為之,是亭長維持本地治安的得力助手,不可輕視。

周澈還了一揖,說道:“日後你我同事,不必拘禮。”

慶鋒接著介紹:“這兩個是本亭亭卒,這是嚴偉、這是邢剛,。”

這兩人倆身高相似,面貌相像,都是深眼窩、高顴骨,乍一看有點像胡人,個頭比裴元紹低,七尺上下。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