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建河南府(第2/2頁)
章節報錯
含元殿偏殿。
武則天讓幾位宰相商議長安和洛陽建府一事。結果大家都沒有意見,最後同中書門下三品豆盧欽望稟報道:“陛下,涿郡王這個方案可行。不過,究竟叫河南府,還是叫洛陽府,尚需仔細斟酌。”
“就依武炎之,叫河南府,速下制,神都並稱河南府,西京並稱京兆府。兩地違法之人,各府尹有終審權。
各設少尹二人,各曹及錄事參軍比照大都督府,設兩名。現在的長史直接擔任府尹。司馬擔任少尹,再配一名少尹就是。”
“陛下,河南府慶司馬突發疾病,聽說病得很重,恐不久於人世!需兩名少尹方可。”婁師德稟報道。
武則天一思索,便說道:“就讓華州司馬宗晉卿回來擔任河南少尹,另外一名少尹讓魏元忠擔任。”
……
武炎之接到制書和天官牒,知道皇帝已經同意設立京兆府與河南府。
自己下面府衙的下屬們都升了官,自己也替他們高興。不過,唯一令他感到遺憾的是,宗晉卿竟然給弄來當少尹。此人與宗楚客、宗秦客是三兄弟,當然宗秦客早已經死亡了。
宗晉卿也與其兄宗楚客一樣是個貪婪之輩,屢次由於貪贓枉法和受賄被皇帝貶謫外地。
沒想到如今又回到洛陽,估計他哥哥也在嶺南幹不了多久,還是會回來的,畢竟他們也是武則天的外侄兒。
魏元忠這人倒是不錯,在高宗時就頗受高宗和武則天信任,被委以要職。數月前,其被來俊臣陷害,外放他地。
此次回神都,升任河南府少尹之職,也許只是個過渡,看來皇帝武則天打算對其重用。
“啟稟王爺,錄事參軍鄧壅、參軍趙瑜求見。”王參軍進來稟報道。
前面介紹過,這兩人都是刑州的官員,武炎之非常喜歡他們辦事幹練、細致,為人忠心。所以他找人將其調了進來。
能回神都或者長安當官,一般人即使降級他們都願意。何況他們職務不但一樣,而且還高了兩階,他們當然是求之不得
二人進來參見了武炎之。王參軍走了出去。
二人自然是對武炎之千恩萬謝。
“鄧錄事參軍,我原本讓你來代替高錄事參軍,可是如今河南府不同,有兩個錄事參軍,所以高錄事參軍也暫時不走,會到明年春季才離開。
你主要暫時分管河南、洛陽兩縣事務,高勾曹負責其餘各縣事務。
趙參軍,你就跟著我處理一些日常事務,王參軍要外任縣令。”
按,錄事參軍也叫勾曹,也就是對檔案畫勾檢查的意思)
武炎之簡單地安排完工作,然後單獨把鄧壅留了下來。
這鄧壅本就是洛陽人,以前擔任過京官,此次回洛陽就是回家了。
在唐代有規定,本地人不得在本地當官,避免一些親戚關系影響職務的履職。但是京兆、河南兩地除外,這是為了照顧兩地的官員。
這鄧壅三十六歲,明經出身。他跟著武炎之辦事有好幾個月,細致謹慎,平時話不多,非常機敏。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主動的找武炎之,談一些自己的看法。所以武炎之將其調回洛陽,是有一些秘密的事務要交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