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大謀(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如此信任,鄙人也只有盡心盡力的辦案,並不敢做他想!來喝酒!”武炎之說道。
“這倒也是,我們做臣子的,不聽聖上的還能怎麼辦呢?不過東萊王一旦接手了此案,可就難辦了!所謂成王敗寇,如果要想讓聖上滿意,東萊王的聲譽必定受到影響!”司屬卿李伯昌說道。
眾人也都知道他說話的意思,沒再繼續說話。
這時武炎之給齊瑄使了個眼色,他便先走了出去。隨後齊瑄藉故上茅廁,也走了出去。
武炎之當然在外面等他,二人來到旁邊的一間書房。雖然武炎之心裡已基本有底,不過他還想聽聽齊瑄的意見:“齊兄,你現在當了殿中侍禦史,可要抓住這個機會。這大周可是要職,一般人是得不到的。”
“屬下多謝東萊王推薦!沒有王爺,就沒有屬下今日。屬下永遠不會忘了王爺的大恩。”齊瑄非常恭敬的回答道。
“也是你才智過人,我不過在後面推了一把罷了!對了齊兄,你對我臨時擔任的這個推究使有何建議?”
齊瑄說道:“東萊王,依卑職的意見,此事未必是壞事!聖上英明神武,極會用人。
如今形勢非常微妙,太子之位不明。那李旦不過是皇嗣而已,什麼叫皇嗣?就是皇帝的兒子!他又不是太子!也就是說目前,武李兩家人都有機會。
不過從這次河北契丹之亂來看,聖上如此興師動眾,多半是為了擴大影響,給武家子弟一個立功的機會。由此可以看出,聖上似乎趨向於武家子弟。
可惜,梁王和建安王並未建功,頗讓聖上失望。反倒是東萊王異軍突起,屢立大功,聖上肯定震撼不已,她老人家或許沒有想到。
不過既然東萊王雷霆萬鈞之力將叛亂平定,如今聖上又派河內王清查叛逆,形勢已經日趨穩定。
加上東萊王大勝突厥,可能那突厥還會興兵作亂進行複仇。沒準到時候,還得要東萊王掛帥。
雖然如此說,不過依如今的形勢看來,聖上必定對立武家還是李家之人為太子,依然猶豫不決。當初如果契丹之亂延長日久,李家二王子繼位的希望就會大增!
這次劉思禮謀反一案,肯定不那麼簡單!讓皇嗣李旦或者廬陵王李顯當太子,朝中呼聲很高。因為除東萊王外,武家諸王都是平庸之輩!
屬下建議,趁此東萊王大勝突厥和契丹的機會,再利用這劉思禮謀反一案,將有意恢複李家之人一網打盡,豈不妙哉?
此一來,說不定皇帝也會對東萊王另眼相看的,說不定東萊王也有上位的機會……”
武炎之一聽,這齊瑄說的與自己想的這也差不多!尼瑪,王侯無種!我也是武家的王爺,為什麼就不能當太子?如今自己大勝,肯定會武家人當太子,增加了巨大的砝碼!
不過他提醒道:“齊兄,此事讓梁王和皇帝知道了可不好!梁王可是皇帝的親侄兒。鄙人不但不是皇帝的親侄兒,而且還是孫子輩的,想來怕是希望不大。”武炎之說道。
“東萊王!此事卑職絕對不會告訴第二個人,此其一!其二,至於希望大與否,其實不太重要!東萊王只要表現出絕對忠於聖上,不可讓其有半點懷疑!其三,一定要重視北衙禁軍,多結交些軍官。對於雷騎營,一定要控制住,手中有了兵權,才有底氣!
世上如今畢竟一年比一年老,誰也不能保證她老人家哪一天仙歸!不過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東萊王必須得先當上親王。”
當上親王?這個難度就很大了!因為郡王和親王有天壤之別!一般親王要皇帝的兒子或者兄弟才能夠當的。
如今親王只有三位:梁王武三思、魏王武承嗣、定王武攸暨。前面二位不說,都是在爭太子,定王武攸暨太平公主的丈夫,是給的特別待遇。
“這當上親王可是很麻煩,我與皇帝隔得遠,未必當得上。不過這關於處理這劉思禮一案,我倒是可以做主!不知有哪些人可以牽連進去?”武炎之故意問。
“那來俊臣已經擬好的名單,盡量不要放過,特別是二位宰相,李元素和孫元亨。
聽說那李思訓也在裡面。他是清心寡慾之人,連官都不想當,還謀什麼反?肯定是被紀處訥故意誣陷無疑!另外,薛季昶也不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