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接下來又討論了三受降城的具體修建地點。說是修在黃河邊上,其實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因為還要擔心黃河漲水。另外還要考慮交通問題。

討論完修築三受降城的具體地址,接著便是這城池的結構。說來這古代城池結構也不太複雜。不過考慮到這城建在草原上,終究還是有一些特殊性。

於是楊思勖說道:“武將軍,這三受降城肯定要修建羊馬城,萬一發生戰爭時,屯田士兵所養的牛羊和馬,可以全部趕進城來進行保護。

還有,這三座城主要是軍事用途,那麼壅城、牙城、子城、羅城等等必不可少。另外這角樓的設計也很有講究,不但要充分發揮弓箭和弩箭的防守作用,還要能經受住敵人石砲的攻擊。”

所謂壅城,實際上就是在主城城門以外的一道城。它可以防止敵人直接攻城門,先期給敵人一定的殺傷,然後將部隊撤退到主城以內。

至於牙城、子城、羅城等,就是主城之內的小城以及附城,比如元帥肯定住在城的最裡邊。

這時齊瑄突然說道:“還有一個關鍵,就是修建城牆的材料。這砂石不用說了,當地肯定多的是。

不過另外兩樣很主要的東西,就是糯米和石灰,這三地肯定不多。屬下建議,連夜給附近的州縣發牒文,包括太原府。

給他們每個地方,制定一定的糯米及石灰的定額,要求他們限期全部送到勝州,暫時交給代理平狄軍使安道買將軍。”

“的確如此,那石灰都不用擔心,不過糯米可能不多。我再給新任副都護兼長史姚崇,發一道牒文,要求他抓緊在太原附近多采購一些,盡快送到安將軍處。”武炎之道。

這古代築城,不可能都採用什麼石頭砌築,根本就沒有必要。實際上99的城牆,都是用土夯築的。那土裡面只要加了糯米汁、砂和石灰土、砂、石灰就拌成三合土),其實會非常堅固。

而且那沙石和土還要用高溫蒸煮,開水拌料,以去除蟲卵和草籽。當然比例非常重要,不過當時很多工匠都是掌握這項工藝的。

隨後,他又給眾人分了工。勝州長史負責東受降城的修建;豐州刺史負責西受降城修建;武守明負責中受降城修建。北部山區的烽火臺,就有豐州和勝州二州的司馬負責修建。

最後他說道:“這築城的人員,要以軍人為主,再從附近抽調農民和牧民進行協助。先發一張碟文給豐州和勝州。

凡是宿衛到期的軍人,一律延長宿衛期三個月。待城修好以後統一回家,有膽敢提前回家走,不論是軍官和士兵,一律處死。

還有工程質量,確定每個校尉負責一面牆。凡是那城牆用鐵錐能夠紮進去二寸者,就說明這城牆不合格,隊正砍頭,校尉流放嶺南。負責修建三座城的負責人全部免職。那修建烽火臺之事,也照此辦理。

當然,我要求的是有點嚴。不過你們放心,這城修好之後,我會給各位重獎。好吧,今晚就講到這裡,各位有事情的趕緊去做。

對了,我還忘了說,你們只管修城就是。我與李將軍、楊將軍,負責抵禦突厥的騷擾,給你們提供後盾。”

武炎之這是對於工期和質量的要求。要想三個月之內將三座城修起來,不靠軍人的組織紀律性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搞不好一天要幹十幾個小時。

至於這城的質量,必須要放在第一位。要不這大漠邊上,搞不好城牆用個十年八年就壞了,那可就糟了,自己擔任的築城使,那是要被彈劾的。

武守平一聽,不覺心裡一震,這也太嚴格了!那幾名校尉更是噤若寒蟬,心裡頓生無限敬畏。

武炎之說完以後,眾人便開始各自分頭忙活自己的份內事。

烽火臺:規定每隔30裡設一個,每個烽火臺六個人。雖然三受降城相隔只有四五百裡,不過為了最大發揮三座城池的威力,那烽火臺可不是僅僅設立幾十個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