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武炎之又報請皇帝同意,招募了六名巡官,讓他們到各地區督導開採和冶煉銅鐵之事。

武則天看到去年已經增加了好幾十萬斤銅、鋅,還有一百多萬斤鐵,自然欣喜。她倒是還覺得六名巡官少了,自然輕易就同意了武炎之的請求。

銅鐵使的日常業務,當然還是交給孫恆負責另外,他已經將崔玉升為推官;這推官比巡官倒是要高一級。

第三日,城北徽安門外五裡,旌旗招展,鼓聲震天!

今天是武炎之正式出發的日子。武則天親自命令同平章事楊再思到西門外給武炎之送行。

前文已經講過,這個楊再思一直是圍繞在當權者周圍轉悠的人,是個見風使舵之輩!他看著一身戎裝的武炎之,諂媚笑道:

“武郎此去,必定蕩平賊寇!回來之時,必定封王!到時候,鄙人還要來給武郎接風的!”

“楊相公過譽了!希望真的能如楊相公之願!凱旋之時,卑職給楊相公帶幾斤百年高麗參!”

“多謝武郎!不過那倒不必。武郎大勝,是吾之所願……”楊再思說道。

二人扯了幾句閑話,那楊再思便告辭而去。

“李將軍,你統兵先行,我馬上與親兵衛隊隨後就到……”武炎之命令道。

“遵命”。

……

武炎之給護衛親兵訓誡了幾句。

他的護衛親兵一共七十人,一隊五十騎兵,另外還有二十人的火槍兵。武炎之調撥了一隊五十人的騎兵,作為自己的牙帳親兵,由他的侄兒、校尉武守平統領。這武守平經過幾個月的鍛煉,對于軍令、軍儀、軍法倒是非常熟悉了!

武炎之當然是有意培養和提拔他。一般很多的皇族子弟,是不大願意出征的,畢竟古時候從軍,風險很大。

他看著自己的護衛,尤其對於二十名火槍兵,很是高興。這是火槍兵,槍上面還有刺刀。他們都是自己在饒州是挑選的護衛,跟隨自己有好幾個月了。

姚寬作為校尉,現在兼著著他們的隊正。其中一名非常精明的護衛鄧通,他上次攻打飛雲寨立功,已經被授予從九品的散官陪戎副尉。

他這次被武炎之提拔當了隊副,由他與姚寬二人共同管理這二十人,剛好兩火人。

……

在長安彙集完所有的隊伍之後,蕭煥覺得還有事情要辦,於是讓李全義領著主力先行北上太原。

他自己帶領五百名騎兵,走通往延州的道路。他要上那裡去檢視石油,延長縣是我國最早生産石油的地方之一。

走了十天之後,他們就到達了延長縣。到達縣驛館,跟往常一樣,延長縣縣令等人來迎接蕭煥一行人。

在晚間吃飯的時候,蕭煥便問這幾位縣官,本地的石脂水石油)生産情況如何。

那王縣令回答道:“本縣從前倒是有很多處石脂水泉湧出,百姓用來點燈。不過現在自己流出來的已幾乎沒有了,都是自己打井。”

“打井?他們打的井有多深呢?”蕭煥問道。

“這可就不好講了,幾丈的也有,二十丈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