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宋之問看罷,不住點頭:“這首詩雖然文字淺白,不過刻畫鮮明,九洲池的美景飄然而出,的確比我的詩貼切很多!”

“這哪是打油詩?分明是一首寫景的佳作!沒有高超的詩書功底,哪裡能夠寫得出來?”陳子昂也不住地贊嘆。

武則天笑而不語,默默點頭。

這時宋之問放下手中的詩,起身向武則天稟告道:“陛下!武郎這詩文字雖然淺顯些,卻是一副難得佳作,這寶刀,我二人是不敢搶了,還請陛下賜給武郎!”

武則天點點頭:“嗯!要說貼切,炎之這詩的確要好些!你等看看看,東邊可是荷花滿池、荷葉無邊呢!此‘映日荷花別樣紅’一句,可真是應景。

婉兒,這把寶刀就賜予炎之,稍後讓金吾衛軍士送出宮門去,不過,二位學士的詩也是佳作,就各賜絹50匹!”

“多謝陛下!”

武炎之也不好推辭。

……

晚上在瑤光殿吃完晚餐,有金吾衛軍官,將早已經領好的禦馬和寶刀送出宮城。

武炎之回到積善坊,把一匹禦馬卻送了一匹給顧志文。

“這……武郎!如此稀罕之物,鄙人哪裡敢要?”他急忙推辭道。

這整個神都洛陽,也沒見這幾個官員騎禦馬的,這東西可是比百貫、千貫的寶物稀罕多了!

“我一個人也騎不了這麼多,這奔霄我騎著倒是不錯,顧兄就不要推辭了。

到時候,你若及第,騎著這禦馬在齊天路、大聖路轉一圈,也威風一些!”

武炎之十分堅決,顧志文推辭不過,只好收了禮,心裡面萬分感激。

第二日下午,武炎之散了廊下食後,去各司跟各位沒有常參的官員道了別。

下午來到齊天路檢視工程進展。這自己規劃的“齊天路”、“大聖路”工程,在臨走前,怎麼也得來看一下。

按照計劃,是先施工“齊天路”,也就是洛陽的上東門大街。此街原有寬度105米,比如今的大多數公路要寬很多。

為了節約成本,武炎之卻只批準鋪設了大約六十米寬,其餘的依舊是土路。當然,為了上下方便,土路會與混泥土路差不多一樣平!

那大街兩旁,各有一條1.5米左右的排水溝。再往中間,就是種了些柳樹、櫻桃樹、石榴樹、槐樹、榆樹等為街樹。街樹的距離是每隔兩三米、三四米不等。

可以說,除了不是鋪裝路以外,唐代的大街和馬路,比現在的道路更科學合理。

他抬眼望去,已經鋪好一裡多的水泥路,還未鋪設的地段,也有無數的工人在找平路基。

“武郎來了!”在現場負責的兩位將作監的監作官,看見武炎之來視察,趕緊跑了過來問好。

“工匠們可掌握了混凝土的配比和攪拌工藝?”武炎之問道。

“啟稟武郎!我等是嚴格按照武郎說的比例來的:一分水泥,二分河沙,三分碎石。

攪拌混凝土也用水量也是按照武郎的要求,進行了嚴格控制,如今路面營鋪設了一裡多了!”那為首的四十多歲的陳監作官彙報道。

“很好!混泥土一定要攪拌均勻,鋪上以後,要認真搗固和找平,這是我大周第一條混凝土路。

這肯定要寫進史書的,就是你等之名,史書上也看得到呢!所以工程質量非常重要!要嚴格按照我下發的《作業規程》執行!”武炎之指示道。

他是按照礦山的一般要求,編制了簡易的《作業規程》。

那二人一聽還能進史書,自然很是激動。另外一名年紀稍輕的監作官道:“請……請武郎中放心!這路卑職等一定按照武郎中《作業規程》定的標……標準來修,絕不半點含糊!”

他有些激動,臉色微紅。

“我相信你們會做的很好,對了,孫判官每日都來了嗎?”

“孫判官每日都準時前來,他今日上午在此地呆了一個多時辰呢!”陳監作官道。

“很好!這路的養護期,本來要二十八日的,不過為了減少對百官通行的影響,就按照十五日來好了!”武炎之道。

因為不行走大車,只是一般的馬車,道不一定非得按照28天的混泥土養護期來搞。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