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炎之進得九霄道長的煉丹房內,一股木炭燃燒的味道迎面而來,還夾雜著一些熟悉氣味,不過他一時竟然想不起來究竟是何種味道。

放眼望去,只見一個四尺見方的煉丹爐之上,倒扣著一個大瓦缸。那大缸的上口直徑,估計有二尺多。

這老道在冶煉什麼東西?怎麼瓦缸還倒扣著?

他忍不住問了一句“道長,你這是在冶煉什麼?”。那九霄道長一臉神秘地回答,卻是在煉鍮。

從他的表情看,似乎這是什麼保密的技術。他能告訴武炎之,已經是給了他天大的面子!

鍮?不就是黃銅嗎?這東西你還有我熟悉?武炎之暗自冷笑。

“道長,如此貴重之物,是怎麼煉的,都要加些什麼?”他起身邁步過去,故意問道。

九霄道長跟著他,輕聲道:“武郎,這就複雜了,要加爐甘石,還要其它好幾種東西呢!

而且需要歷經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夠煉成,反正說多了五郎可能也不懂,貧道就不細說了!”

他見武炎之對他的煉丹爐很感興趣,便賣弄一些關子,對他簡單講了一下。

武炎之一聽,爐甘石肯定就是院子裡面的菱鋅礦無疑!這缸子倒扣著,無非是防止鋅變成氣體後蒸發掉。

不過要等什麼四十九天,卻是騙人的。

這裡要簡單介紹一下“鋅”這種金屬。

鋅盡管在自然界中儲量極大,與鐵一樣排在前幾名,不過卻是古代最晚煉製出來的金屬,比金銀銅鐵錫鉛汞都要晚很多年。其原因是,鋅在907c會變成氣態,蒸發掉。

古人沒有認識到這點,所以難以捕獲鋅氣。要到明代以後從國外引進技術,才能夠批次生産。

當然也有人認為是我國自有的技術。不過說實話,這可能性很小,因為國外大批次的黃銅生産比我國早很多年。學界多認為技術可能是印度引進,也可能是西亞。

在部分古代青銅器裡面,含鋅量也比較大,但那是在冶煉銅時的少量鋅滲入,與單獨提煉鋅來配銅合金有很大不同。

至於九霄道長說的新增什麼好幾種物質,那純粹是胡扯,以掩蓋其秘密而已。

武炎之一看,按照他這個煉法,只需要加銅或者銅礦石就可以,其餘什麼都不需要加。

爐甘石為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菱鋅礦,主要成分為碳酸鋅zn3)。裡面也含有少量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鐵、氧化錳等。

在高溫下,其會分解為氧化鋅,化學方程式為:zn3==zno+2。

加炭燃燒,就會還原成鋅,在高溫下變成氣態,方程式為:2zno+c==zn+2。

這倒扣著的大缸,自然是捕捉鋅氣。

不過,他這個東西密封不嚴,漏氣很嚴重,那鋅氣一出來,又與氧氣結合,變成氧化鋅飄走了!

很明顯,這是煉丹士在無意中發現可以用爐甘石加銅或者含銅礦石,冶煉出“鍮”來!

當然加銅礦石的可能性更大,因為他們想要冶煉出“仙丹”來!外邊有很多質量很差的孔雀石銅礦石)。質量好的孔雀石是玉石,也不用拿來冶煉銅。

加銅礦石時的化學方程式為:2cuo+c==2+2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