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打坐的老子突然睜開了雙眼,因為這一天正好是他的一百歲生日,也是他的大限之日,因為他已經推算出了,這一天,自己將壽寢正終,離開人世。

“嗯......這自然之道實在太深奧了,竟然將一切大道都囊括其中,就連混沌本源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可惜我在人世的時間太短了點,否則我一定能領悟整個自然之道......”老子七分欣喜、三分遺憾的想道,只是在當時春秋這個戰亂紛起、餓殍遍野的年代,還從來就沒有人活過一百歲,老子是第一個,他竟然還嫌自己命不夠長?

他的十名弟子此時均不在身邊,早就奔赴各地傳道去了,以他近年來得到的訊息,十名弟子中莊子的成就最大,自然之道已然深入人心,不僅如此,莊子還收了不少弟子,如今自己已經水漲船高的晉級為師祖了,被人尊為道教的始祖。

除了莊子之外,易子的成就也不小,拜在易子門下鑽研易經學說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並且開始在各國的上流貴族階層中逐漸盛行起來,至於其他的弟子也是各有建樹、遍地開花,如今只要一提道教,幾乎家喻戶曉,道教弟子已然桃李滿天下,代表道教的招牌式標誌——太極陰陽魚的圖案更是隨處可見,老子滿意的笑了。

在老子臨終前的那一刻,藍羽的身影浮現而出,與其他轉世之身略有不同的是,老子並沒有太多的吃驚,只是臉上出現了一絲迷惑,這絲迷惑其實來自於藍羽。

“我如今擁有了自然之道,就不知這自然之道能不能助我掙脫桎梏、跳出牢籠?”念頭才一閃現,老子便飄然仙逝。

看到這一幕時,狄海不由得全身一震,因為他捕捉到了自認為最重要的幾個資訊,而這些,已經使得他離真相越來越近。

“藍羽並非只是在追尋治國真理,他同樣也在探索天地大道,老子這一世便是最好的證明,並且看來在天地大道這一塊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至少這自然之道便是他在下界所得到的全新感悟,只是他似乎在懷疑,這自然之道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能否真正幫助他實現目標?”狄海沉浸在反覆思考中,藍羽最後的思想活動恰恰表明了這一點,不僅如此,狄海還從老子最後的思維中發現,藍羽化身老子的這一世,雖然開創了全新的自然之道,但卻並沒有徹底領悟自然之道,只能說挖掘自然之道還在半路上,否則也就不會有老子臨終前的遺憾了。

“藍羽果真是遇到了一個難以逾越的大坎,他想透過領悟新的天地大道來實現突破,跨越這道大坎,只是他顯然對新領悟的自然之道還缺乏信心,更何況這自然之道他還沒有徹底領悟,看起來,這天地大道這一塊他還要繼續走下去,就不知後面還有沒有更精彩的亮點......”狄海得到的重要資訊當然還包括這些,這已經證明了之前的推斷是正確的,只是狄海越來越好奇,這無法逾越的大坎到底是什麼?在自己剩餘的黑色記憶裡,還有哪些可圈可點、值得欣喜的閃光之處,探索天地大道之旅最後到底能不能成功?

帶著探明真相的迫切心情,狄海又一次開啟了黑色記憶的大門,重溫過去的歷程。

距今兩萬餘年,金山系堃星東平古國。

這本是上一世狄海的故國,狄海就出生在大東平民主聯盟共和國,而共和國的起源便是東平古國。

“這......這是我的祖國?我的故土家鄉?”狄海上一世的記憶本就儲存完好,對自己的故土有著深深的情結,突然見到生養自己的國家,狄海差點就熱淚盈眶,儘管這裡面呈現的景象是在遠古時代。

滄浪江,這是古東平最大的一條江河,被譽為東平國的母親河。

此時,在一望無際的千里江面之上,大風驟起,波浪滔天,然而令人吃驚的是,江面上正有一人高歌踏波而來,準確的說,是一名剃著光頭、身著大紅袈裟的佛宗和尚,一路高歌踏波而來。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佛還是魔,唯有我知道,哈哈......唯有我知道......”渾厚的嗓音響徹了大江南北,令江河兩岸的一些漁民很是吃驚,紛紛放下手中的漁網,極目眺望。

吃驚的並非此人的歌,這樣的歌詞根本無人能聽懂,只因那時的東平古國還根本就沒有佛宗傳承。

漁民們吃驚的是這人仿若神仙,竟然可以不乘船就可以飛身渡江?

不過,待得大和尚漸漸行近,漁民們才看清,大和尚並不能飛,在他的腳下還有一葉蘆葦,和尚雙腳踏在了蘆葦之上,因為速度極快,所以看起來跟飛也就差不多,而距離遠時,這毫不起眼的小小蘆葦自然不易被人發現,所以一開始漁民們還以為看到了神仙,不過,就算不能飛,那腳底下一葉細薄的蘆葦也讓大家狠吃了一驚,有誰有這樣的本事,能將笨重的身軀置於薄薄的蘆葦之上而不沉入江底?

“達摩祖師的一葦渡江?我竟然化身成了佛宗的達摩祖師?一代佛門大師達摩祖師?”狄海的吃驚程度一點也不亞於那些個漁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