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盛開、香飄十里的一片桃園裡,正一字排開的跪著三名年輕漢子,三人焚香禮拜,義結金蘭。

“我等兄弟三人,志同道合情深義重,願結為異性兄弟,今對天盟誓,從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若違此誓,天誅地滅。”最中間的一名年齡稍長、長相敦厚、然而身材卻矮胖一點的青年,正神情莊重的端著酒碗帶頭起誓,而在他的左右兩側,分別有一名紅臉長鬚、儀表威嚴、身材高大的年輕男子,以及一名面板黝黑、長得豹頭環眼、虎背熊腰的壯實猛漢,一前一後跟著敦厚青年重複著誓言,最後將手中的血酒一飲而盡,一起將頭磕在了天地神案之前。

“桃園三結義?這是古中國的三國時期,我又化身成了劉備麼?又一個輪迴轉世之身?”半醒半夢之間,狄海驚訝出聲。

不錯,這個片段記載著古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情義滿天下的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動人故事,狄海自小便留有極其深刻的印象,讓狄海非常吃驚的是,這前有商鞅、秦始皇,如今又出現了蜀主劉備,這人界中每一次的輪迴轉世,竟然都是如此聲名赫赫的大人物,令無數後代人景仰崇拜的非凡英雄,就連狄海自己也對他們仰慕不已,沒想到,自己仰慕的英雄人物現在都成了自己?

“我很想看看,藍羽轉世化成劉備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化成商鞅,是藍羽想要突破自身、追尋法治天下的治國真理的話,那麼化身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大秦帝國,則可以理解為他對商鞅這一世的失望和否定,決心重新回過頭來走他藍天帝國武統天下的老路子,最終證明這條路還是行不通,他一手創立的大秦帝國在他死後還是分崩離析,並沒有江山永固,那麼這一次化身劉備,他又是為了追尋什麼呢?”對於自己的多次輪迴轉世,狄海漸漸理出來一條清晰的脈絡,只是狄海還是不明白,作為前世藍羽的自己,歷經這麼多輪迴,到底是要追尋證明什麼?他的最終目的到底指向什麼?

不僅如此,熟讀古中國歷史的狄海,更知道劉備這個人物既不是變法改革派,也不是唯我獨尊的暴力武統派,相反,在狄海的記憶中,劉備應該是一個非常愛民的仁義派,藍羽化身劉備莫非他要追求和驗證一下仁義治國的道理?

春暖花開、鬱鬱蔥蔥的臥龍崗上,正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的行進著三人,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爬上臥龍崗、去拜訪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了。

三顧茅廬,古中國史上最有名的禮賢下士的典故呈現在了狄海的面前。

“諸葛亮是我狄海最崇拜的三個人物中的其中之一,我為什麼就沒有化身為諸葛亮這樣曠世難尋的千里馬呢?卻反而成了相馬的伯樂劉備?可惜,就不知誰有幸轉世成了諸葛亮這樣的風華絕代人物,抑或是他根本就沒有轉世,乃天地造化脫穎而出的新生代?”遺憾中,狄海思緒如潮想了很多不靠邊的東西。

曾幾何時,狄海最崇拜的三個英雄人物中就有諸葛亮,還有兩個分別是孫武和岳飛。

儘管劉備也算得上是名垂青史的一代梟雄,但與諸葛亮相比,則黯然失色了不少,無論是官方歷史上記載的功績,還是民間傳奇和頌揚,都遠遠無法與諸葛亮相提並論,故而狄海心有感嘆。

一座簡樸卻又淡雅的草堂裡,一名長相英俊、風度飄逸的青年正侃侃而談,對面的劉備卻如同一名懵懂無知的男孩,正露出求賢若渴的目光,帶著十分恭敬的神情在洗耳恭聽,臉上不時顯現出激動欣喜的神情,就彷彿探索到了一個全新的未知世界。

隆中對,這便是史上有名的隆中對,在這裡,諸葛亮與劉備促膝而談天下形勢,足不出戶三分天下,為劉備建立蜀國指明瞭方向。

“諸葛亮真是太有才了,倒有點像我轉世的商鞅,只是比起商鞅顯得更睿智,更有胸懷和眼光,而我化身的劉備則彷彿成了虛心好學的學生,和當年的秦孝公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劉備顯然比秦孝公更懂得尊敬人才、更具備仁義和愛心,而秦孝公卻以霸道為先,將仁愛拋之腦後。”對比諸葛亮和商鞅這兩個治國人才,再對比劉備和秦孝公這兩個治國君王,狄海發現,自己化身的商鞅雖然還比不上諸葛亮的榮光,但化身的劉備似乎比起秦孝公還是要強上那麼一些,這讓狄海多少有些安慰。

不過,這種滿足和安慰很快便蕩然無存,只因下面的場景漸漸變得蒼涼悲切起來。

成都,漢中王王宮大殿之上,一名衛士驚慌失措、跌跌撞撞的跑進來,驚慌之聲響徹了整個大殿。

“報,大王,十萬火急軍情,東吳背信棄義,派陸遜偷襲荊州得手,關將軍.......”衛士上氣不接下氣的跪倒在大殿之前,一時間緊張的說不出話來。

“關將軍怎麼了?快說,本王的二弟怎麼了?”聞聽衛士急報,劉備大驚失色,荊州乃兵家必爭之軍事重鎮,丟失荊州,如同丟失了蜀漢之屏障,更失去了進取中原的前沿陣地,這如何不讓劉備震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正因為荊州如此重要,劉備才派出自己最信任、也是能力最強、智勇雙全的結義二弟關羽去鎮守荊州,卻不料荊州還是丟了。

不過,相對於丟失荊州來說,關羽的性命安危顯然更重要,不僅僅因為關羽是他最倚重的大將,更因為還是他桃園結義的生死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