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我發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狄海受到阿波羅的壓迫不假,阿波羅同樣被狄海反壓迫著,因為兩人的本體實力相差無幾,狄海的意念之力甚至還比阿波羅稍強那麼一點,或許阿波羅的靈力稍勝狄海一絲,不管怎樣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伯仲之間。
兩人就這樣相互壓迫著,就像兩頭頂角的公牛一樣,誰拉都拉不開,不死不休,非分出生死勝負不可,避無可避、逃無可逃。始作俑者自然便是阿波羅,不過他很喜歡這個場面,因為他的下一招絕殺馬上就到。
“狄海,你殺了本尊的徒兒緣來,今天便是你惡貫滿盈、血債血償的時候,拿命來......”阿波羅怒目圓睜,一字一頓的狂喊道。
“緣來竟然是他的徒弟?怪不得他非要置我於死地不可,說什麼證因果,其實就是報仇而已,當著眾人的面不好意思說,怕影響到他得道高僧的聲譽,卻編排出一個什麼因果來糊弄大家,哼哼,真好笑......”狄海現在是徹徹底底的明白了,然而就在狄海不屑於他的無恥時,場中出現了異變。
只見阿波羅的大紅袈裟,毫無徵兆的突然膨脹起來,之後“嘣......”的一聲響,好似充氣球爆裂一樣,大紅袈裟被崩的四分五裂,碎布片飛揚老高,漂浮在半空中兀自不散。
“怎麼回事?大和尚勝不了我,氣得把自己的僧袍都撐破了?”狄海有些疑惑的瞟了瞟空中的碎布片,感覺頗有些不可思議,然而下一刻,狄海便大驚失色起來。
“佛光普渡,萬聖朝宗!”隨著阿波羅口中唸唸有詞,空中漂浮的袈裟碎片突然急速旋轉起來,很快便彙整合了一片紅色漩渦,在狄海目瞪口呆之中,急速旋轉的紅色漩渦,最後交織組合成了一個大大的紅色“卍”字,從“卍”字上激射出無數道金色霞光,在狄海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的一瞬間,就齊刷刷的向著狄海籠罩而去。
“嗡......”當金光著體的那一刻,狄海彷彿耳鳴一般,腦袋一陣嗡響,隨即便感覺到針扎一樣的痛疼,而在狄海靈魂深處的識海里,情況變得更為嚴重,狄海的意識,遭受到驚濤駭浪般的衝擊,彷彿大海高漲的浪潮,拍打著即將崩潰的堤岸,使得意識開始出現混亂,意念之力橫衝直撞,竟然不受控制,短短几秒鐘的時間,形勢急轉直下,原本與阿波羅分庭抗禮、平分秋色的對峙局面,眼看就要分崩離析、一觸即潰。
“不好,強大的精神攻擊力......佛宗法寶,那個袈裟,竟然是法寶......精神攻擊法寶......”巨大的疼痛,令狄海變得臉色蒼白,冷汗浸溼了全身。
這還是狄海意念之力非常強大,本身具備很強的抵抗能力,否則早就在金光及身的那一刻就暈倒在地了。
當初魔蟒被白虎的金光“王”字擊中,立馬便倒在了地上,哪還能像狄海這樣仍在苦苦支撐著,況且白虎的金光“王”字精神攻擊力,比起如今阿波羅的佛寶袈裟“卍”字攻擊力,相差何止千百倍,換而言之,如果攻擊到狄海身上的是白虎的金光“王”字,那就跟搔癢癢一樣,根本不起作用,只因狄海的意念力之強,足以抵抗弱小的精神攻擊。
然而阿波羅的佛寶袈裟乃是佛祖釋迦牟尼親賜,其蘊含的至為渾厚的精神攻擊力何其強大,別說狄海的意念之力還僅僅只能媲美玄境高階巔峰,哪怕是王境絕頂強者,受此袈裟“卍”字一擊,估計也會受到一些影響。
眨眼間,狄海身處絕境,再一次體驗到與死神零距離的接觸。
“最終還是得靠太極神陣救命呀。”狄海苦笑一聲,強忍疼痛,在自己還能勉強掙扎,保持著最後一刻的清明,驅使著意念之力啟動了那枚古錢幣。
“嗡......”識海里傳來幾乎同樣的嗡鳴聲,古錢幣極速旋轉不停,當這種速度達到某種極限時,一道耀眼的光芒從狄海身上透體而出,在狄海的背後,一道巨大的圓形光陣高高豎立,太極陰陽黑白魚圖案赫然在目。
這個顯化在狄海身後的太極神陣,是受狄海意念控制啟動的,然而狄海沒注意到的是,在自己的識海內,正發生著一件更為奇異的事。
侵入狄海靈魂深處識海內的金色霞光,正遭遇到莫名力量的侵蝕。
一圈圈光暈,就像水波盪起的層層漣漪,朝著金色霞光擴散而去,如果不仔細檢視,這些光暈根本就無從發覺,因為是無色的。
混沌之光!在大千世界裡,也唯有混沌之光才是無色,也唯有混沌之光承載的能量,才是最恐怖、最高層次的能量。
古錢幣幻化出的太極神陣,使得陰陽之力合二為一,孕育出了混沌之光!狄海苦苦追尋和感到迷惑的答案竟然出現了,陰陽合一的最終形態便是混沌之光!可惜的是,狄海正集中全部的心神意念在對付阿波羅,根本無暇注意到自己的識海,而識海內的異象,卻是太極神陣的本體古錢幣,在受到金光攻擊刺激後,自主產生的抵抗,並非受到狄海的控制產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極神陣本來就具有自動護主的功能,只是這一次遭遇到的是極其厲害的異種能量的攻擊,這才逼出了陰陽合一的混沌之光。
金色霞光仍然還在,只是已經不再犀利,而是變得漸漸溫順起來,因為裡面蘊藏的精神攻擊能量已經成為無主之物。
混沌之光可破靈界一切規則,主導精神攻擊的精神法則被混沌之光破除後,金色霞光成為了一件無用的死物,很快便被混沌之光擠壓出了識海。不過在此之前,場中情形也已經發生了變化,太極神陣的突然顯現,使得阿波羅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