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堂堂正正(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樣的思慮,只在轉眼間被想清,陳少飛定下神來,繼續看著這對少年的劇情。
在《鹿鼎記》小說中,這康熙、韋小寶少年間胡鬧出的友情,很能打動人,這也是韋小寶一生珍惜的友誼。
但當這段文字,在天地中被演化出來後,陳少飛心裡的那股怪異感,就更加濃重了。
一個麻子少年,一個猶如小混混的無賴少年,兩人俱都剃著“金錢鼠尾”,顯得俱都醜陋不堪……
一個下手狠厲、發洩心中怒氣;一個滿口汙言穢語,行為粗俗。
看了半天,陳少飛突然就是一陣苦笑。
自己小時候與村子裡一群無賴胡混,又是抽煙又是染黃毛,當時覺得洋氣,現在想想,恐怕比著眼前這對少年,還要不堪吧?
有了這層感覺,再加上韋小寶是主角,陳少飛心中對康熙的惡感倒是減少許多。
可那“金錢鼠尾”實在礙眼,讓兩人的少年友誼,就猶如最荒誕的舞臺劇般,給人說不清好惡的感覺。
第四章裡,講得就是韋小寶、康熙的相識經歷,在鰲拜逼宮的時候,韋小寶終於識出康熙的皇帝身份。
可以說,整部《鹿鼎記》,完全就摒棄了“主角獲得武功爽點”這一因素,而是把所有的看點,都集中到了劇情的多變,以及角色內心戲中,結合清朝官場的醜惡,故事性較之其他武俠小說,倒更像是網路小說多一些。
直到《鹿鼎記》第四章劇情場景消失,陳少飛再一次出現在野外,他依舊沒有從對康熙的思索中,走了出來。
……
《康熙微服私訪記》、《康熙大帝》、《少年康熙》、《宰相劉羅鍋》……
近三十年來,播過的康熙劇,簡直數之不清,有捧領導臭腳的,有文過飾非的,反正在這些清朝戲中,清朝皇帝一個個就是愛民如子,風流倜儻。
這也正常,拍一部影視劇,為了加強觀眾對主角的認同,自然不能讓主角惹人厭惡,在這樣情況下,側重優點、忽略缺點,也成了導演常用的手法。
比如說林牧前世,葉問題材電影火時,為了突出葉問的形象,甚至把李小龍醜化成一個忘恩負義、自大狂妄的人;為了照顧霍元甲的形象,就把他主動吸大煙的事,改成了被強迫。
這些改編有好有壞,但對於清宮戲來說,問題就極其嚴重了。
一方面,是那些導演拼命地捧清朝臭腳,美化這爺那爺,整天就是一群皇帝、阿哥的仁厚形象。
另一方面,即使有人想揭開這些皇帝的醜惡,也根本不被支援,受到各方面的壓力。
於是,在影視上,“大清盛世”就愈發昌盛了,一群整天喊“主子”的“奴才”戲份,幾乎毫無骨氣可言。
可是,《鹿鼎記》出現了。
金錢鼠尾、一臉麻子的康熙,以歷史為準,徹底讓人見識到“大清一代雄主”的模樣。
範永年幾乎要瘋了!
在自己發出質問之聲後,就穩坐泰山地等著林牧應戰,一如那些著名的“論戰”,誰都罵不過誰,總能給自己帶來龐大知名度。
但林牧似乎根本就沒注意過自己,那種完全忽視的態度,在記者採訪林牧的影片中,昭顯無遺。
“不好意思,你剛才說範什麼年?那貨我記得,好像是個教授?不過我今天還有事,沒空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