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版《倚天》中,給了朱元璋、張無忌,一個更溫和,也更符合兩人性格的結局。

明教治下,為了反元大業,有許多小勢力自己徵戰,不受明教管轄,朱元璋手下勢力,就是這麼一個存在。

他爭權奪利,殺了韓林兒,這事被明教高層得知後,引起軒然大波。

楊逍、周顛都贊同收拾他,畢竟現在的張無忌統領明教教眾、管理百萬大軍,朱元璋只是他手下一方勢力而已,收拾起來很簡單,加上張無忌待人仁厚,明教眾人也都想奉他為帝。

但張無忌堅決不受,他當教主本來就不是本意,現在又哪裡願意稱王當皇帝?

在得了小昭從波斯總教,送來的另六枚刻著“明教三大令、五小令”的聖火令,並把《乾坤大挪移神功》、《聖火令神功》傳授波斯來使後,就當眾以三大令中“不得不官做君”的大令明志,將明教確定成“不當官府,專在百姓間懲惡揚善”的勢力,只不過張無忌離開後,楊逍聲弱德薄,在朱元璋的徵殺下,明教沒落。

歷史上的明教,與白蓮教一般,並沒有小說中這麼高尚偉大,朱元璋滅了他們很正常,小說中借用這一點,也不算太大問題。

最讓張無忌這個角色圓滿的,是他知道朱元璋殺韓林兒後,不想因為殺一個朱元璋,就對朱元璋的勢力同樣清洗,引得明教教眾自相殘殺,殺了一個,就要殺上一群。

他生性仁厚,屈已待人,選擇了另一條路。

範遙朗聲道:“咱們今後要使明教光明幹淨,熊熊聖火長燃不滅。咱們手持屠龍寶刀,朱元璋這家夥倘若善待百姓,就隨他去。否則咱們屠龍寶刀一揮,砍了他的腦袋!”

張無忌贊同:“正是如此!明教正直光明,永保黎民百姓!”

《倚天》的核心思想,也在這段話中,得到體現,“俠以武犯禁”,但官府昏暗者多,清明者少,正需要有一柄“倚天劍”時時警示,讓其不敢肆意害民。

可以說,這也是金大俠的一貫思想,在他看來,“老百姓吃飽穿暖,就是第一要務,管他天下姓明姓清”。

林牧對這樣的想法,並不反對,畢竟明末時期,同樣逼得百姓走投無路,對老百姓而言,無論是晚明、還是晚清,都是殘害自己的存在,東林黨、閹黨、韃子,都不是什麼好鳥。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知道明末亂世百姓生活的陳近南,在臨死時,才會對韋小寶的那番話表示無奈苦笑吧。

……

這樣的結局,或許才是最好,也是金大俠苦思之後的結局。

只不過,也不知道為什麼,金大俠似乎特別想黑一番朱元璋,哪怕被罵了之後的最新修改版中,也是忍不住借周顛黑了老朱一下。

原文中:

周顛聽了朱元璋殺韓林兒的事情後,首先大叫:“朱元璋這家夥真不是個東西!先前他還想爭奪教主之位。要是他不斷弄虛作假、冤枉好人,就算他將韃子趕了出去,他自己做教主、做皇帝,比韃子也好不了多少,還不如不趕韃子,大家省點力氣算了。教主,我說咱們總壇該當派人去查個清楚,革了他的封號,再斷他一臂,為韓林兒兄弟報仇!”

這就是個笑話了,朱元璋因為想當皇帝,就比韃子也好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