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倚天劍、朱元璋(第1/2頁)
章節報錯
是的!
俞蓮舟把會九陰白骨爪的周芷若逼入死境了!
任周芷若學了《九陰真經》上的多少神奇武功,此時也只能求個同歸於盡,毫無生路,如果不是張無忌出手,學了《九陰真經》,狂妄不可一世的周芷若,絕無生天!
這,就是俞蓮舟!
需要注意的是,周芷若之所以能與俞蓮舟拼個同歸於盡,還是佔了武功怪異,這一戰後,俞蓮舟對他功夫有了熟悉,兩人再交手時,以俞蓮舟那可怕的根基,誰勝誰敗,可想而知。
事實上,只看《倚天》影視的人,常常把正派高手視為廢物,其實小說中他們的種種武戲,常常兇險無比,也寫得精彩無比,不看很是可惜。
……
而在體現了武當七俠的風采之後,貫穿全書的“倚天劍、屠龍刀”自然也要有個合理結局。
影視中礙於拍攝成本,加上觀眾已經看到了屠龍刀在江湖上掀起的浪潮,導演就一般把這最後兩萬蒙古軍包圍少室山的劇情給忽略了。
事實上,這正是書中展現屠龍刀“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一戰。
同樣是被圍困在少室山,同樣是不通兵事,令狐沖就只能灰溜溜地從密道逃脫,而張無忌藉著《武穆遺書》裡“兵困牛頭山”的兵策,依法施為,對山下兩萬蒙古軍誘而殺之,雖說用兵還嫌稚嫩,但加上常遇春、徐達的輔佐,卻足以稱得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了。
《武穆遺書》被張無忌送給了徐達,後來徐達借之用兵如神,終於驅除蒙元,也不負當初郭靖鑄刀初衷了。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一句不太在意,但在《倚天》中,這卻堪稱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武林傳言之中,還有兩句言道:‘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我體會這幾句話的真意,兵書是驅除韃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權,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間百姓受其荼毒,那麼終有一位英雄手執倚天長劍,來取暴君首級。統領百萬雄兵之人縱然權傾天下,也未必便能當倚天劍之一擊!”
言下之意,不說自明。
……
林牧看到這裡時,便從屋頂上坐起來,手裡拿著書,看著不遠處的炊煙,細細感受著這些文字中透出的作者心意。
良久,林牧這才笑了一聲:“看來要鑄一柄倚天劍了!”
站起身來,林牧縱聲長嘯,心中痛快以極,這些時間的閑散,他常思考自己平日裡還有什麼事要做,看到“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八個字,卻是明白了自己後半生的道路。
人心貪毒,頭上若沒有一柄“倚天劍”警示著,這天下會亂成什麼樣子?
在那些人看來,善心無用,慈悲害已,但所謂“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人間若真有一柄善念、慈悲所鑄的倚天劍,朗朗乾坤之下,又哪會有那麼多傷天害理的骯髒?
從包裹裡拿出兩壇酒,一壇放在對面,林牧將另一壇一飲而盡:“金大俠,多謝你了!只不過,這一版中,你對朱無璋的刻畫,連你自己也覺得不合適,小子在這就把它更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