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梁山好漢?(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他一些人物的描寫,也好不到哪裡去,稱其為“梁山好漢”,估計那些普通百姓都暗中恥笑。
……
“搞笑呢吧?晃蓋罵白勝扛不住打,但後來的戴宗,宋江,不照樣被打得招認了?三木之下,何不可求,感覺這就像是在打臉一樣,表現上稱兄道弟,暗地裡誰知道在想什麼?”
一高門口的飯攤裡,因為還沒到飯點,幾家所有的攤主都顯得很輕閑,彼此聊著閑話,最多的話題,自然是最近大火特火,從七十老者,到六歲幼童都專心觀看的《水滸傳》了。
一個面相沉穩的中年攤主聽到這話,不由得笑了:“誰說不是?你看那劫了生辰綱之後,阮氏兄弟他們都想著分錢,然後大夥各回各家,但晁蓋嘴裡喊著兄弟情深,好酒好肉地買著供奉眾人,嘴裡就是絕口不提分錢的事!要不是事發了,幾個人被逼得沒法去了梁山,估計就要因為分錢不均,即使不爭吵不休,也要懷恨在心了!”
旁邊報亭的老闆有些疑惑:“不是吧?我倒是覺得晁蓋是怕眾人離開後,都拿著錢花銷,容易露出馬腳。而且官府再查到證據後,肯定是來找自己,自己就獨木難支,這樣才沒給大夥分錢。畢竟聽先前那話,他們之前也做過不少這樣的買賣,合作還是很愉快的……”
中年漢子恥笑:“那可說不準,真要是分了錢,晁蓋又被抓的話,那這幾個人能不能再回來救晁蓋,也是要打個問號,這些撈偏門的人,你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真要是出事了,估計還是明哲保身的多……”
想想具體情境,報攤老闆不由得有些認同,看著眾人後來在梁山上抱團的兄弟情深,能夠共吃苦,但讓他們共富貴,結合晁蓋的表現,實在讓人心裡沒底。
隨手翻著《傳奇》雜志,看著裡面的章節,報亭老闆就有些嘆氣。
看電視時,覺得無比熱血沸騰的“梁山好漢”,實際上竟然是這個模樣,能夠讓人心生好感的,也就魯智深、林沖那有限的幾個人了。
“要說還是那小說實際點,就跟以前那些抗、日的土匪一樣,表面上為國爭殺,光彩無比,但搶起老百姓糧食、殺國人擄掠起婦女來,也是手上不軟,這樣的人,又豈是一個類似於‘梁山好漢’的‘愛國義士’的稱號所能涵蓋的?”
想著這些事情,報亭老闆就搖了搖頭,心裡不由得泛起一個想法。
“吳用改投宋江,他心裡就難道不是看清了晁蓋的緣故麼?”
《水滸傳》小說裡的人性,實在是能夠多方解讀,報亭老闆估計自己這段時間,是沒有時間再去想其他事情了。
……
書迷、學者著眼於書裡的人性複雜,著眼於其中的經典劇情,以致於現在常看新聞的,都知道新教書的編撰,已經把《水滸傳》列入其中。
這一點,沒有人意外。
但新聞裡,幾個地方,爭搶“西門慶故裡”,是在搞什麼鬼?
最初,那是一個古典影視基地裡,為了吸引遊客,特意安排了“武大郎捉姦”的戲碼,讓幾個演員,在那裡演繹這段水滸中香豔的橋段,以此吸引遊客。
這樣的影視基地,在全國有很多,當初許多省市都做了“影視基地”的專案,想借此發展出“影視産業一條龍”的商業,但90都賠了,遊客稀少。
因此在其剛發展出這個“武大郎捉姦”的活動,並且在媒體上炒了一番之後,很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都想切身體會一下那香豔的一幕,畢竟電視裡的金蓮實在是太勾人了,小說中王婆的“潘閑鄧小驢”的說法,更是讓許多讀者驚為天人。
但好景不長,就跟當初賣“君子淑女劍”這些武俠工藝品一樣,但凡能夠賺到錢,那些景點一窩蜂地都跟上。
一時間,《水滸傳》相關的旅遊産業,在這個暑假,一下子火爆了起來,成為景點撐門面的廣告。
山東的水泊梁山,成為許多人的首選,當地旅遊部門也是牛叉,短短時間裡,就立起一座“梁山水寨”,忠義堂裡交椅遍佈,身著電視劇裡服裝的小嘍囉,遍插旗幟地歡迎遊人。
這就惹惱了《水滸傳》拍攝時,真正的“梁山水泊”了!
當初拍攝時,因為涉及到數場大戲,路一菲與林牧商量過後,就幹脆在江蘇無錫的太湖之濱,花費數千萬建了一座“水滸城”,畢竟電視劇裡要出現的場景多不勝數,如果全國各地找,那劇組搬來搬去的,麻煩無比。
這樣一個“水滸城”,建成後還能用作他用,在取得一定年限的股權之後,一頁影視,就把這個“水滸城”交由了當地旅遊機關運營,對方也很有信心,一頁書的名號,就註定了這不會賺錢。
可是,他們哪裡想過,一個“梁山水泊”的名號,竟然對遊客的吸引力那麼大!
成群成群的遊客,看了電視劇後,想出去玩的第一目標,就變成了“梁山水泊”,想去體驗一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生活,山東梁山那邊自然全力奉迎遊客,想看什麼給你來什麼,大熱天,硬是有工作人員穿著老虎服,跟武松一頓好打,估計這考慮不是打死的,而是悶死的。
太湖這邊拍水滸的“水滸城”自然全力反擊,二話不說,各種媒體轟炸不說,連江蘇在央視一臺上的旅遊宣傳,都成了“水滸拍攝基地,梁山好漢居所”的話,全力爭搶遊客。
沒輸入法,市場實在太大了!
前兩年各種地方的“西遊景點”熱,已經彰顯了一頁書小說可怕的影響力,現在出現了“水滸”這個大熱點,誰都不想放過,江蘇、山東兩個地方的網友,在進行完鹹甜之爭後,又一次搶起了“水滸之鄉”的稱號,每日裡撕逼撕得嗨皮得不行。
這還只是大方面的爭奪。
從小的方面,“魯智深大鬧文殊院”、“潯陽樓宋江反詩”這些涉及到具體地點的所在,更是沒二話,直接還原場景。
“一頁書用俺們的名頭做劇情,還不準我們賺點知名度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門大官人一下子有了四個老家,每日裡被人武大捉姦、武二打死,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