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相關故事的陳忠,卻是完全無法概括如今,這種見到其真正成為一整個完整劇情的激動。

滄海龍宮,絕世神兵!

貴為四海龍王之首,遇到悟空卻是恭敬畏縮。

數千斤的兵器,被書中什麼“鯾提督、鯉總兵”抬著上來,卻是仍舊被悟空嫌棄,整個龍宮,若非有這禹皇定海的至寶,竟然是尋不到一件可堪一用的兵器?

許多民間傳說被舍棄不用,只用這樣簡單的對比與描寫,就將悟空得道後的本領無形中體現出來,讓陳忠看得極為入神。

而最讓他看得毛發直豎的,卻是悟空取寶回到花果山,向猴群獻寶時的描寫!

剛開始將金箍棒變得極小,化為一根繡花針,藏到耳朵裡,這也罷了,民間傳說中早有這個說法,雖然比較生門,但陳忠自然是知道的。

但隨後的法天象地,卻是開前古所未有,幾有盤古開天闢地的風采!

書中寫道:

他弄到歡喜處,跳上橋,走出洞外,將寶貝擅在手中,使一個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聲:“長!”他就長的高萬丈,頭如泰山,腰如峻嶺,眼如閃電,口似血盆,牙如劍戟。

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把些虎豹狼蟲,滿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頭禮拜,戰兢兢魄散魂飛!

原先前兩章出來後,不少讀者還在猜測《西遊記》的故事背景應該是《封神演義》後,武功程度比著《封神演義》裡差上一籌,畢竟封神中的高手,都是些天生神聖,闡截高人。

只是這路法天象地一出,竟是一挽先前武力弱勢,直接兇得要命!

《封神演義》裡,袁洪曾用過這種變大的法術,但卻並沒深入描寫。

一顆頭雄壯的如泰山一般,手中金箍棒,竟然是上頂天庭,下落地府,神話故事裡,除了盤古,還有誰有這般威風?

原本身材矮小,鬥個混世魔王都要嚼猴毛變小猴群毆的悟空,可以說直接秀了一把英雄身!

只看這一點,陳忠幾乎就立時確定了,一頁書比自己這些人想得還要細致,《西遊記》根本就不是任何人能夠阻擋得了的!

欺龍王,水晶宮裡強索神鐵;鎮閻君,生死薄上強銷姓名!

龍王,閻君,都是民間畏懼的神仙,一者掌管四時雨露,一者手握人之生死!

只是這兩個神仙,似乎老是不幹些好事。

田地裡,不是大旱就是大澇,極少風調雨順;人間裡,善者被人欺壓,惡者竊居高位,不見半點“善惡到頭終有報,生死輪回求善果”的樣子。

因此,對於這兩個神仙,百姓多是畏懼,並不是很待見。

逢年過節就把龍王拎出來耍著玩,而閻君,也跟領導似的,正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可以說,悟空這一通鬧騰,直接是滿足了兔子窩裡大部分人的心理。那些平日裡高高在上,不把百姓當人看的神仙,見到了真正的英雄,還不是一個個卑躬屈膝,如同小廝一樣的不敢高聲說話?

閑時飛騰千山,訪英拜豪;意起操練妖魔,旌旗蔽雲!

當世七大妖魔,共聚花果山,又惹動悟空地府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