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南派猴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園子裡正在表演,一個身巧靈動的“花臉猴子”正在那抓耳撓腮,旁邊站著“觀音”,看著二郎神與“齊天大聖”打鬥,正是要將他壓入石縫的那場戲。
老者也不細看,自然而然地進了後臺,裡面身著戲服的演員大部分都在補妝,小部分在那小聲練嗓子。
一個年歲已經不小的男人,來回走動檢視戲組,正是老者要找的“六靈童”。
“哈哈,你這只老猴,看看我給你帶了什麼!”
“六靈童”看了一眼他手裡的雜志,不由得苦笑道:“老哥你可來晚了,這事上午就有人和我說了,而且你沒發現,今天來戲園裡的觀眾,有許多年輕人麼?”
……
《西遊記》的故事,其實早就有所流傳,甚至早在元代就已經定型。元時磁州窯的“唐僧取經枕”上,就已經有唐僧師徒四人的取經形象。
其他諸如“夢斬涇河龍”、“國遲國鬥聖”、黑熊精、黃風怪、紅孩子兒怪……等等,更是早就記錄。
最與小說中不一樣的,便是民間流傳的美猴王,其實最初也是以“齊天大聖”自名,是被觀音壓在石縫中的,後來唐僧取經路過此山,放出他後,才賜名“悟空”,改號“孫行者”。
這很正常,就像《三國演義》之前,也有相關的主要故事流傳,作者是在民間流傳的基礎上,再加以自己的筆力與想象力,將這些故事,編輯成一本完整的小說。
“唐僧取經”這樣鮮活的故事,大異於歷史小說的嚴肅,因此在戲臺上一直流傳,還演生了一種“猴戲”。
甚至在“唐僧取經”的故事之前,漢代的畫像石中百戲圖裡,就已經有了猴戲形象。
而這個“六靈童”,正是猴戲世家,號稱“南派猴王”,拜猴為師,開創紹劇猴戲,是附近的一個大名人。
“這個一頁書,確實厲害!猴戲這些年受到流行文化的沖擊,越來越沒人看了,也就咱們這些老家夥還懷舊喜歡。今天早上我剛一開門,嚯!那麼多年輕人在外面等著,還真把我嚇一大跳!”
請老者入坐後,六靈童眉眼間盡是喜色地道。
老者看著後臺那些熟悉的身影,嘆氣道:“可不是!那邊是老趙、小信子罷?他們的戲班早就解散,這幾年閑散在家。現在看來他們功夫可都沒落下,你這生意一好,他們好歹也能再登上臺表演,有碗飯吃……”
說話間,不時有演員上臺下臺,忙碌異常,一旁的小孩看得有趣,也就沒再鬧騰。
“父親!”
一個身著黃金戰甲的“猴子”突然一個連續跟頭翻了過來,最後一個空翻穩穩著地,正是剛被壓入石縫退場的“齊天大聖”!
眼見愛子繼承了他的功夫,六靈童明顯很是高興,一行人細聊了許久,這才分開。
……
發生在江浙紹興的這一幕,林牧並不知道,因此他正在被一些人黑。
也不知道從哪來的,直接就在網路上把有關“唐僧取經”的相關故事給摘抄了下來,其中各個小劇情極為詳細,明顯是個有心人,否則普通讀者哪會有這樣的能力與閑心,卻做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