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太極、白鶴的笑柄(第1/2頁)
章節報錯
“是誰?八卦掌?虎形拳?太極?”福絲特緊張問道。
林牧笑了笑:“是名太極高手,不過他的名字我還不能說,我從這位前輩那裡,也學到了許多東西……”
所謂的太極高手,正是當初林牧在京城蘇澈家附近,遇到的太極高手楊文溪。
對方看上去就像個普通老頭一樣,但林牧與他交手時,確實感覺這個老頭發勁時,全身勁力勃動,後勁無窮,讓自己根本拿捏不住對方的重心。
這讓當時的林牧很佩服,在對方教自己一段練勁方法後的很長時間裡,那次交手的經驗都對林牧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太極!”
福絲特連忙點頭道:“我知道太極!那是你們東方最出名的功夫了吧?但我常看到的太極,都是一群老人在練,在各個擂臺上也沒見過太極的身影。呃,也不是,我曾經看過一場太極高手與白鶴門高手的比武,場面怎麼說呢……很尷尬……”
林牧眉頭一皺,也猜到了對方所說的那場比武,到底是什麼了。
1953年的太極宗師吳公儀vs白鶴派陳剋夫!
聽著很有噱頭,這一戰也確實名氣很大,轟動全港。
在前世,當時有兩個年輕人看了這場比武後,心潮澎湃,各自提筆開始書寫武俠小說,並且定下君子之約:幾十年後回顧,看兩人誰的武俠小說寫得好!
這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查良鏞,一個叫陳文統。
或許有人對這兩個名字不太熟悉,但他們的筆名,卻是為華人世界所熟知。
金庸、梁羽生!
這也是武俠史上的一則趣談,許多不明真相的武俠迷知道後,常常在心裡幻想,這樣太極、白鶴兩派的高手對決,是個什麼樣驚心動魄的場面,其打鬥是否如小說中寫得那麼精彩。
只是,令人夢想幻滅的是,這場比武曾有一段影片留下,現在在網上也能搜得到,只要搜“太極白鶴”的關鍵字就好了。
在這場打鬥中,全然沒有什麼“白鶴亮翅”、“攬雀尾”之類的招式。
兩位大師白色上衣,黑色褲子,赤著胳膊,也沒戴拳套,絲毫沒有“鷹爪王上臺戴拳套,發揮不出指上功夫”的顧忌,原本是該好好展現一場。
但在影片中,兩位大師甩著拳頭,跟小孩嬉鬧一樣甩得跟個風車似的打人,時不時的還直踹過去,連散打比賽的美感都沒有,就像是兩個街頭的小混混打架似的。
平心而論,兩位大師的基本功很好,無論是出腿、躲避的時機,都把握得很好,腳下步法也很活,但其面面實在是太過打破人們的武俠幻想,導致許多人的詬病。
這一戰,也成了許多武術愛好者取笑的物件。
對於這兩個人,林牧明顯感覺對方是疏於練習,各類擒拿技法,還要在腦子裡再過一遍,有所準備後才能出手,沒有達到那種自然而然、熟極而流如打字、走路一般的程度。
……
想到這裡,林牧搖了搖頭嘆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真正的功夫,無論是技擊還是心志,從來都是要在戰場上磨練一番,沒有這樣的經歷,又疏於練習,自然就顯得很可笑了……”
福絲特試探道:“戰場?現在熱兵器的作戰,練拳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