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倪費盡心力,跑了兩家大書店,才將《笑傲江湖》前七章,全部買到手!

這還是他腳快的情況下,剛才為了一本,最罕見的《笑傲江湖》第一章,他還差點和人打起來!

將雜志抱回家,隨意叫了份外賣,公子倪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自己今天的戰利品。

至於一邊的其他名字的書,在這一刻,完全被《笑傲江湖》所壓倒了。

……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原本只因為八卦而關注《笑傲江湖》的讀者,很快就被其正文的細膩精彩而吸引,由原本的毫不上心,變成了字字計較!

在這種情況下,銷量怎麼可能不上升?!

尤其是雜志社的訂閱電話,直接被打爆了,到處是求《笑傲江湖》前幾章的雜志。

但所有刊發的雜志,新一期的,還留一部分在雜志社,供人電話或網上訂閱。

以前幾期的雜志,早就送到各個銷售書店,哪裡還有剩餘?

《笑傲江湖》的質量,開始顯示出其威力來。

其他小說或影視,即使是靠一時的宣傳和噱頭,能夠短時間內吸引大量注意力,但其看點,不是什麼“雷點”,就是h段子擦邊球,新奇期一過,就讓人失去再觀看的胃口。

就像泰國神劇《不一樣的美男》,剛被國內觀眾知道時,一個個笑得蛋疼,紛紛跑去觀看。

但大多數看了第一集,滿足了一時的惡趣味後,就很少有人去看第二集了。

《笑傲江湖》卻不同,讀者看完第七章的精彩後,無論喜歡與否,腦海裡,總是不由得閃現曲洋、劉正風的形象,莫大先生的悲悽胡琴樣子。

這樣的人物,之前還有什麼故事?

一正一邪兩名高手,之前是如何結交的?

心裡一直想著這些,還讓人怎麼正常地工作休閑了?

原先《笑傲江湖》的銷量,一度從《俠客行》最後一章的四十九萬,落回三十餘萬訂閱量,但雜志社卻並不擔心。

先不說那四十九萬銷量,是《俠客行》最高訂閱值,沒法當成平均訂閱來衡量。

只說《笑傲江湖》這剩下的三十萬讀者,已經可以說是忠實粉,每期必訂,是一本雜志的最大根基。

在訂閱資料庫裡,能夠很明顯地看出這種“忠實粉”趨勢。

這樣的三十萬讀者,比一時的六十萬訂閱量,還要重要!

雜志社甚至因此曾經想直接給林牧分成,但林牧覺得這錢拿得太燙手,等於平白欠了雜志社一個大人情,就沒同意。

果然,《笑傲江湖》缺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能讓讀者,認真看小說的機會!

“求”字八訣,成了《笑傲江湖》掀起燎原大火的那顆火星。

四十三萬的訂閱量,十萬的訂閱漲幅,幾乎爆增四成,包括市面上先前幾期雜志,真要加一起算起來,這一次的雜志增漲,幾近百萬冊!

《武俠》當初五六萬的銷量,就敢號稱“武俠雜志第一”,現在自林牧進駐後,《故事會》的平均銷量,達到了四十萬,業內雜志社,俱都是震驚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