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書,名叫《狼騰圖》,對遊牧民族的習性,推崇到了極致。

書中說,正是遊牧民族,將他們骨子裡的那份勇猛、剛強灌入漢族血液,這才導致了中原如今的精氣神。

許多商業上的“成功人士”,對他的這種說法,對他的這本書,無比的崇拜。

因為這些“成功人士”,在財富的積累過程中,手上造過太多的孽,他們需要在精神上尋找道德的制高點。

你看,人家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劫掠屠殺,都有很大的正面意義了,我這壓榨些小職員,也只是在促進他們知恥而後勇,行為是正當的!

這種說法,一聽就知道是在放屁,直接都懶得去反駁。

五胡亂華時,有一位英雄橫空出世,名叫冉閔,可以說是有秦以來,漢民族最大的功臣。

甚至來講,嶽飛嶽元帥,比之冉閔,功績都差了一籌。

《屠胡令》是真是假不好分辨,但在冉閔的帶領下,漢民族確實一止頹勢,不僅沒再被當成“兩腳羊”來殺來吃,還重創了胡人,揚了漢家威風,從而導致門閥勢力的興起,後來驅除胡虜,恢複中華的隋朝,就是由門閥勢力而來。

歷史書總是無比的殘酷,冉閔這樣的人物,沒被記載,“民族大融合”倒是說得挺溜。

就如同隋朝的功績,在歷史書上,只被輕描淡寫,一個爭權奪利在行的武則天,頂多也就和秦始皇之前的,三十七代歷代秦王一般,增強些國力的功績,卻被吹成聖明女帝。

兵禍橫行的《屠胡》,正是以這五胡亂華為歷史背景,男主角韓屠,是冉閔收養的孤兒,加入乞活軍精銳,與諸國胡虜高手,奮戰廝殺的故事。

這樣的歷史背景,就算按照寫實手法,都能寫出一本驚心動魄的作品,更何況,兵禍橫行,又加入了內力!

在《屠胡》上冊裡,介紹了亂世殘酷,兵禍害民,以及幼小韓屠的流離命運,在乞活軍裡,自小就進行殘酷的修煉。

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得出兵禍橫行,學習了蕭玄的一些優點。

比如說他以前的小說,主角常常底線極低,但這一次,主角韓屠的精神氣度,已經加入了些“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氣概,強烈的民族認同感,讓每個讀者都看得血脈賁張。

林牧發誓,自己在前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本書,連記憶宮殿裡,也沒這本書的兌換。

很明顯,這本《屠胡》,是這個世界的作品。

但就是這本從未聽過的作品,卻讓林牧精神受到了極大震動。

“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獨特的風雲人物,真是不能小看了天下英雄!”

看完最後一個字,林牧放下《屠胡》,長吐了口氣。

兵禍橫行的小說就是這樣,亂世的氣氛渲染得極其濃烈,讓人不自主地就沉浸在小說的世界。

也難怪那麼多人,覺得他才是武俠第一人!

林牧生平第一次,對《笑傲江湖》,一定能力壓群雄,産生了懷疑。

這並非是《笑傲江湖》,在情節故事上,比《屠胡》差了一些。

而是純粹是那種,國難當頭,義士赴死的慷慨悲歌豪情,為《屠胡》極大地加了印象分。

……

將腦海裡關於《屠胡》的情緒感染,全部清掉,林牧以最客觀的情緒,翻開《妙賊丁小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