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村民們可能不願意出這筆錢。

“正好下週鎮上開會,我去把我們村今年修路的事情給落實下來”。

村民們交頭接耳。

“蘇村長還是有辦法的”。

“是啊,今年咱們就指望這個了,去年的棗子都曬乾了可甜可甜哩,可是都賣不出去,這地裡今年收成眼看著今年冬天這天氣怪,節氣不準,這收成也不能保收”。

“糧食能賣幾個錢,咱們還是得指望這修路的工錢”。

“是啊”。

“如果修好路了,咱們村的棗子都能運出去賣了多好”。

“小李屯那邊是方圓百里的有錢村了吧,他們村的路還沒修好呢”。

“咱們跟他們比不了啊,他們那快成文玩村了,就算路沒有修好,也多的是城裡的人去他們那邊轉,隨便兩間屋子都能做民宿,不用做什麼都能賺錢”。

“你說,城裡的那幫人難道不知道那些文玩都是他們村現造的工藝品嗎?”

“人家買的就是工藝品啊”。

“啊?”

“不是文物嗎?工藝品能賣這麼貴?”

“你傻啊,說是文物能倒賣嗎?”

“可是那工藝品?”

“這你就不懂了”。

村民們說著說著又豔羨起小李屯去了。

那種開張吃三年的活兒他們也想做,只是考驗眼力,而且城裡的那些有錢人根本就不朝他們這邊來。

“靜一靜!”

下面村民們又嗡嗡的議論一團去了。

蘇長鋒喊了一聲。

漸漸止住了談論,村民們都看著他,等著他接下來的話。

現在蘇長鋒沒有老趙在底下串聯搗亂,再加上修路的活兒,在村裡還是有威望的。

“咱們村要修個神廟,村裡給出幾個勞動力,最好是泥瓦工熟練的”。

蘇長鋒一說,大家都嗡嗡的議論開來。

“啊?修廟?修什麼廟?現在不是最應該修路嗎?”

“蘇村長,修廟有工錢嗎?俺泥瓦工熟練的很哩”。

“是供奉哪個神啊?”

“蘇村長,現在各個村都在倡導文化旅遊,咱們修神廟不太好吧,這不是封建殘餘嗎?”

“對啊,蘇村長俺看著這修什麼廟的事情還是先別提了吧,趕緊修路是正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啊,咱們村修個神廟,人家別的村會不會笑話咱們沒文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