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類跟了和尚後,和尚就改吃素了。

他化來的銀兩不多,只夠養活一個人。

和尚認為,他和異類待在一起,就是一個人。

他還給異類換了一個名字。

她是隻狐狸,所以他就叫她狐狸。

有時候,和尚高興,還喜歡摸著狐狸的尾巴叫她小狐狸。

狐狸本來不太喜歡這名字,因為這名字總讓她想起故鄉的那座山丘。

但她又想,反正這世間只有和尚一人會同她說話,只有和尚一人會叫她小狐狸。

所以,她又喜歡這個名字了。

狐狸以前總覺得和尚是個騙子,和尚該是個假和尚。

但隨著日頭降得越來越慢,狐狸習慣了自己的名字,和尚習慣了把自己和狐狸稱為一個人,狐狸又發覺,和尚其實是個真和尚。

他變得只吃素,每天只願意和她待在一起,在她偶爾病時,和尚會嚇得跑去那郊外的野寺三拜九叩。

要不是香火鼎盛的廟裡香火更貴,和尚那件變得灰濛濛的僧衣連門檻都邁不過去,或許和尚會變成更虔誠的和尚。

不過,只要他倆是一個人,日子總是過不壞。

和尚是雲遊僧,狐狸是流浪狐。

他們都是四海為家,也在滾滾紅塵里弄了一身髒。

只可惜和尚是普通和尚,狐狸卻是隻長了三條尾巴的怪狐狸。

狐狸不會變老,和尚會。

所以,他們倆只能不在雲遊,不再流浪。

和尚的臉皮在變得鬆垮,他的牙齒在脫落,他當年那張漂亮的臉蛋正在慢慢變得不漂亮。

和尚總安慰狐狸,說他死後能去見佛祖。

狐狸卻不信那勞什子佛祖。

和尚指著她笑,說她是一隻沒有慧根的狐狸,不懂皈依。

不懂皈依便不懂皈依,她只要他活著,她只要他好。

狐狸找到了一個會煉丹的老道士,剁下了自己的兩條尾巴。

老道士總是閉目打坐,狐狸總是圍著丹爐團團打轉。

後來老道士又告訴她,藥成了,卻缺了藥引。

狐狸問他,藥引是什麼。

老道士回答她,還要她的一根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