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語道玄機(二)(第2/4頁)
章節報錯
佟正釗回道,
“皇帝不願放開藩禁,一是怕宗室生亂,二是以為宗室無用,倘或王爺能有用而無亂,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聖心自可轉圜。”
朱誼漶嗤笑道,
“這就是你慫恿本王擅養親軍的原因?朝廷要有甚麼可輕易立下的功勞,早被一群武將搶破頭了,還能輪得到本王嗎?”
“旁的不提,就說那個前幾年平雲南緬族的劉綎,被皇上革職了沒幾年,萬曆十三年又平定了羅雄之亂,這才復起為廣西參將,移居四川。”
“如今不比從前,這衛所屯政一經敗壞,手下有點兒私兵的將官都盼著打仗,不打仗他們就無利可圖,無功可賞。”
“這就好比言官挨板子,你聽著他似是在叫喚,但實際上呢,皇上要哪天不打人了,他們還渾身不得勁呢。”
佟正釗不由為朱誼漶的類比發笑,
“那王爺現在,不就是渾身不得勁嗎?”
朱誼漶臉色一沉,道,
“不許胡亂揣測本王的心意,太祖皇帝說了,咱們大明朝的官,就是被你們這些胥吏帶壞的,本王最瞧不得你們這些胥吏油嘴滑舌,煽動人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佟正釗暗自一笑,心知自己的話起了作用,忙往後退了一步,變回了剛開始時恭謹的模樣,
“王爺教訓得是。”
朱誼漶瞟了佟正釗兩眼,又喘了一口氣,這才道,
“不過你剛才有一句話說得是對的,遼東李氏不能合作長久,遼東就是個大窟窿,要沒有李成梁仔仔細細地替咱們大明遮著掩著,遲早得流出一腔膿水來。”
“你要是有更好的養軍辦法,本王現下願意一聽,只是試或不試,得取決於你這辦法究竟怎麼樣。”
佟正釗回道,
“王爺慈心憫下,不忍災民妄受背井離鄉之苦,既如此,小民以為,倘或王爺決心養軍,不如在遼東挑一支現成的來贍養。”
朱誼漶問道,
“這節骨眼兒上,哪兒來一支現成的強軍能聽由本王贍養呢?”
佟正釗微微一笑,終於吐出了心底那蓄謀已久的三個字,
“戚家軍。”
朱誼漶眉頭一挑,道,
“繼續說。”
佟正釗應了一聲,道,
“小民聽文質兄嘗言,自戚繼光離職薊鎮之後,戚家軍糧餉不繼,度支艱難,且皇帝近來又下旨在薊鎮裁汰冗兵,調整南將,革考世職武弁。”
“照此情形之下,薊鎮諸兵必定人心浮動,惶惶不安,俗語云,‘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倘或王爺能在此時填補薊鎮軍餉,養贍南兵,戚家軍上下定會對王爺感恩戴德。”
朱誼漶聞言,好一會兒沒有說話,少頃,他才慢慢地開口道,
“皇上剛剛規整了戚家軍南將,本王這時候去養贍,難免有背聖施恩之嫌。”
“倘或皇上發覺,即便不以為本王有謀逆之心,但定會以為本王沽名釣譽,借贍養戚家軍南兵以博‘賢王’美名。”
佟正釗回道,
“東北‘薊遼一體’,晉商去遼東,一樣要經過薊鎮,舉手之勞,王爺何必憂慮?”
朱誼漶淡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