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李家軍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何況李成梁在遼東經營數十年,不說衛所屯田和朝廷撥發的軍餉,就是近年新設的馬市和寬奠六堡都是一筆可觀的進項,再說臨近朝鮮,人參和貂皮都比咱們中原便宜許多。”
“你是不知道,他當年向張居正送禮,一出手就是千兩黃金、萬兩白銀,比戚繼光可要闊綽多了。”
佟正釗瞪大了眼,
“那張居正是沒收?”
佟秉元嚼著花生笑道,
“當然沒收,還說甚麼‘你以百戰得功名,我若收了這些金銀,就是對不起太祖高皇帝’。”
佟正則伸手拿起一塊甑糕笑道,
“聽爹和二叔這麼一說,這話聽著倒像戲文裡的詞。”
佟秉清哈哈大笑,
“三侄兒就是通透,我說不出來的意思,倒教他兩個字就給點透了。”
佟正則嘿嘿笑道,
“我是在替爹勸二哥哩,萬一二哥見戚家軍不行了,想轉去李家軍當兵,那可不就是被這出戏給騙了?”
佟正釗奇道,
“難道李家軍不好嗎?”
佟秉清道,
“李家軍好是好,可一軍長官都姓‘李’,一眼望去全是李成梁的兒子、侄子、女婿、家丁,外姓的就只有少數幾個蒙古人、女真人和朝鮮人。”
他看了一眼正低頭搓花生皮兒的佟秉元,繼而朝佟正釗嘿嘿笑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這也不都怨李成梁,咱大明的將官多少都緊著太祖爺當年去學。”
“太祖爺當年沒爹沒媽又出了家,起兵反元時手下就沒幾個姓‘朱’的,只能上上下下地認了一堆‘義兄’、‘義子’、‘義侄’。”
“雖然咱大明建國後,太祖爺就不認這些個哥哥、兒子、侄子了,但到底仗打得漂亮,所以現在咱們大明九邊,手下有家丁的不拘年齡都好認上個一堆‘義子’、‘義侄’。”
“二侄兒你要是想靠當兵出頭,就得有當年太祖爺舍了祖宗名姓的出家覺悟。”
“否則你光一腔熱血地去當兵,到時候人家瞧你不願姓‘李’,打仗又比不過蒙古人和女真人,當不成家丁,直接發配你去朝鮮挖參豈不是冤枉大發了?”
佟正釗點了兩下頭,又看了佟秉元一眼,笑呵呵地回道,
“二叔說哪裡話,咱們佟家的這個姓可威風著呢,要為了當兵舍名姓,這賠本買賣我可不做!”
佟秉元笑了一下,抬起頭來道,
“說到名姓的事兒,我就偏瞧不起李成梁。”
“且瞧他祖宗名姓,一個叫甚麼‘李哲根穗’,一個叫甚麼‘李把圖理’,不是朝鮮就是女真,還在咱們大明裝甚麼‘隴西李氏’的後人,越顯擺越透出一股子胡蠻味兒,也不怕旁人將他錯認成李唐鮮卑人的後裔麼?”
佟正釗聞言,只得跟著訕笑點頭。
佟秉清卻笑道,
“到底是他祖宗爭氣,能同蒙古、女真、朝鮮都搭上一點兒關係不說,太祖爺稱帝時還掐準時機渡江內附了,這份眼力見,可謂是一脈相承了。”
佟秉元笑道,
“是啊,在咱大明他能標榜自己是‘隴西李’,在蒙古、女真、朝鮮那兒,還不知道他把自己歸成人家哪戶名門望族的血脈呢。”
佟秉清又笑,
“可那李成梁要沒這份見山靠山的眼力見,那建州女真酋長努爾哈齊又怎會與他情同父子呢?”
喜歡大明萬吏請大家收藏:()大明萬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