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閆祭酒給的令牌,不上音律課那呂布就直接去藏書樓。

藏書樓可是整個官學看守最嚴格的地方,光門口就有兩名魁梧的護衛守著,要不是呂布有令牌,是絕對進不去的。

走進藏書樓呂布才知道里面有多麼豪華,真正是純實木小樓,一排排紅木書架,上面擺著滿滿的竹簡,每個格柵上還掛著一個木牌,上面寫著書名和卷數。

書架似乎還加上了些什麼香木,整個藏書樓裡有股淡淡的清香,讓人陶醉。

呂布決定自己家裡也要弄一個這樣的藏書樓,這才是鴻學大儒該有的,自己雖然成不了什麼大儒,但附庸風雅還是可以的。

在看了幾個介紹的木牌後,呂布才真的知道這藏書樓有多麼重要,知道為什麼不讓學生們進來,門口還有派守衛。

四書五經就不說了,這些是流傳最廣的書籍,只要是大些的書館或大家族的書樓裡都有。

但《史記》,《漢書》這種巨著就讓呂布吃驚了,這裡竟然有全篇的,要知道呂布家裡也不過有十幾篇而已。

五十多萬字的《史記》,八十萬字的《漢書》,單單是這兩本書的竹簡就佔了兩大書架。呂布簡單的估算了一下,一本全書,最少有一萬斤(漢斤)的竹簡。

這可不是那裡都能有的,現存的完整版《史記》、《漢書》恐怕天下也不會有多少。

等到呂布去了二樓,才知道什麼叫珍貴,《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一大堆兵法出現在呂布的面前,這些都是市面上根本買不到的耳熟能詳的書。

這才是呂布現在最需要的,兵法,從它誕生開始就被當權者牢牢的控制住了,想學到真正的兵法那是相當難的,不是將門世家或是有特殊門路是根本學不到的。

呂布到目前為止也不知道怎麼帶兵,打仗不是過家家,獅子搏兔尚需全力,哪怕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也終究會有弱點,三國時期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數不勝數,不論明君還是猛將,哪怕是看似十拿九穩的戰役,勝敗也不過五五之數。

現在要是給呂布十萬雄兵,說真的呂布沒什麼信心真能做成一番事業,帶兵打仗看起來簡單,但具體到了自己身上那就一點頭緒都沒有,怎麼招兵、怎麼指揮、後勤怎麼辦、排兵佈陣……要考慮的事太多太多,不是拿著方天畫戟騎著赤兔帶兵殺入敵陣,如狼入羊群,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這麼簡單的。

打仗不是說的那麼簡單,佔據地利,敵人進入埋伏圈,一個漂亮的伏擊結束戰鬥,這只是人傳人傳出來的,具體情況也許比這複雜幾萬倍,戰爭從來就充滿變數。

一將功成萬骨枯,說得不光是戰爭的殘酷,也是說一位將領成長的不易,將領都是用無數白骨堆砌出來的。

呂布不希望自己也靠著白骨走上名將的路,自己計程車兵能少死一個那都是賺的,現在的世界什麼都多,就是人少。

呂布不自負,當然也不會自卑,他知道的比這時代任何人都多,但他卻比任何人經驗都少,兵書就能彌補呂布這些沒沒有的經驗。

拿起一卷竹簡,呂布就坐了下來,他準備把這藏書樓裡的兵書都看一個遍,相信有了這些,他也能成為一員名將。

呂布現在手下沒有像樣的謀士,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就算將來有了謀士呂布也只准備把謀士的建議當做參考。

讀三國的時候,呂布最喜歡的是曹操,不是曹操梟雄的個性,而是曹操那獨立的性格。

縱觀三國,從遍地諸侯到天下三分,所有諸侯裡只有曹操真的有自己的思維,他手下謀士是最多的,但他從不完全依靠任何一個謀士,所有人的謀略他都只是聽,然後自己分析利弊,最後具體的做法都是自己拿主意。

這和劉備孫權很不同,劉備的謀略全靠諸葛亮這些謀士拿,自己幾乎沒有多少謀略,孫權則是靠著江東四都督苦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