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索賄(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門是何用意?明說便是,何必拐彎抹角?”
皇甫嵩冷著臉看著宣旨的黃門,自己的功績那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不知多少人送了性命,在這黃門口中竟然全成了張讓的功勞,自己不但沒攻反而有錯,這皇甫嵩哪裡能答應。
“槐裡侯何必生氣?你有功不假但也有過,張常侍幫你在陛下面前美言,你難道不知道知恩圖報麼?”
那黃門笑著看著皇甫嵩。
“原來張讓是想讓我向他行賄。”
皇甫嵩一臉不屑的看著那黃門,目的總算是說出來了,這黃門就是來找自己索要賄賂的。
“槐裡侯何必說得這麼難聽,如今您還是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食邑八千戶的槐裡侯,冀州牧雖然只會當兩年,但州牧如今就您一位,冀州又是天下第一大州,難道不該向幫您在陛下面前美言的張常侍表示表示?張常侍說了也不要許多,只要五千萬錢即可,這點對槐裡侯來說不算什麼吧!”
那黃門伸出一直枯瘦且帶著病態蒼白的手掌對皇甫嵩說道,在他們看來皇甫嵩如今是得了大便宜,官職不說,就八千戶食邑,冀州牧,那能刮的錢財就是天文數字,這要是拿去西園販賣,億萬錢財也是輕鬆的。
州牧和刺史是兩種概念,刺史是代天子監視巡查一州的政務,只有監察之權,小事能自行處理,大一點的事就要上報天子,自己無權處理。
州牧就完全不同,牧代表替天子牧民,擁有一州之內的軍政大全,事無鉅細都有權處理,不需要通報任何人。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有過一段時間設定州牧制度,東漢之後就再沒有過,如今冀州大亂剛剛平息,皇帝為了管理好冀州這才任命皇甫嵩為冀州牧,讓他能快速把冀州治理好。
“如今冀州遍地哀鴻,正是需要朝廷救急的時候,那裡來的錢財送給張讓,莫說是沒有,戟算是有我送給冀州百姓也不會給張讓那個奸賊!”
皇甫嵩一臉怒火的看著那黃門,天下都到了這個地步了,那些宦官還想著斂財,他真想手提鋼劍,衝去洛陽,手刃了那些奸臣。
皇甫嵩又想起了閻忠那一夜對他說的話,徵冀方之士,動七州之眾,羽檄先馳於前,大軍響振於後,蹈流漳河,飲馬孟津,誅閹官之罪,除群兇之積,雖僮兒可使奮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況厲熊羆之卒,因迅風之勢哉!功業已就,天下已順,然後請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齊六合,南面稱制,移寶器於將興,推亡漢於已墜,實神機之至會,風發之良時也。
夫既朽不雕,衰世難佐。若欲輔難佐之朝,雕朽敗之木,是猶逆坂走丸,迎風縱棹,豈雲易哉?且今豎宦群居,同惡如市,上命不行,權歸近習,昏主之下,難以久居,不賞之功,讒人側目,如不早圖,後悔無及。
皇甫嵩當時嚴詞呵斥了閻忠那不臣的想法,閻忠害怕自己處置他,連夜就逃跑了。
皇甫嵩每每想起閻忠那席話就背脊發涼,他是終於漢室的,那怕是皇帝要他去死他也無怨無悔,但他害怕,一個小小的閻忠都敢有這樣的想法了,天下能人何其之多,天下人都是怎麼想的?
黃巾軍只是這天下的一小撮站出來的人,張角這些只是些沒有隱忍力的蠢賊,那些還在暗中等待時機恐怖勢力呢?
就比如呂布這樣的,呂布是在明處擴充勢力,難道其他地方就沒有人在暗中擴充勢力?
每次想到這裡皇甫嵩就無限的恐懼,如果天下人群起而攻之,他就是三頭六臂又能對付幾人?
皇甫嵩恨,恨這些只知道收刮錢財,唯恐天下不亂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