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轉眼就到了,整個呂家鎮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裡,今年收成很好,佃戶們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過一個舒服的元日,期待著來年的豐收。

元月還沒過完,呂布就要離家去晉陽了,這該死的世道交通太差,北地大雪封路,本來不應該這時候出發,可是晉陽傳來訊息,州府的官學在元月之後就要開館授學。

州府官學每年收的學生並不多,晉陽本地大家族弟子就佔去了一大半的名額,外地學子所剩的名額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九原去晉陽本來只需要半個多月,但冬天大雪阻礙前進的速度,這一趟少說要走一個月才能到。

本來父母是要呂布元日之前就前往晉陽的,州里的官學報名不易,要是去晚了很可能就報不上了。

但呂布不願意,出去見識見識他是願意的,至於晉陽的官學,他卻沒有看得這麼重,元日這麼重要的節日他可不想離開父母,看著母親每天都緊鎖的眉頭,呂布知道母親其實捨不得自己離開。

這段時間母親每天都沒睡好,日夜不停的幫自己做衣服,已經做了好幾箱子了,從春天的夾衣到夏天的單衣冬天的皮襖,都準備了好多,還有鞋襪靴子,睡衣,甚至連睡覺墊的毛毯蓋的皮裘都準備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看著已經堆滿了馬車的箱子,呂布想起了這麼一首詩。

父親沒有做什麼東西給呂布,而是調來了家裡最精銳的一隊部曲,三十人,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壯漢,隊長是柳宗,副隊長是高順,他們將會隨著呂布去晉陽,然後一直待在晉陽充當呂布的親衛。

終於還是到了遠行的日子,拜別了父母,在母親依依不捨滿臉淚水的囑咐聲和父親欣慰的注視下,呂布騎上赤兔就帶著隊伍向東前行。

車隊本來是去給晉陽店鋪送酒的,現在成了呂布的專屬車隊,一半以上的車都裝著母親給他準備的東西,吃得穿得用的,什麼都準備了。

冬日裡滿是積雪的路面不好走,隊伍走的很慢,一天全速只能走七八十里,一連走了三四天,才剛剛走出雲中郡,後套都是平原,走起來還不算難。

這一路上一個人都沒碰到,雪地上也是乾乾淨淨的,看來這路很久沒人走了。

“公子,柳統領說今天就在這紮營。”高順從隊伍最前面騎著馬跑回來告訴呂布。

天色已經不早了,是到了該紮營的時候了,冬季天黑得很快,現在已經快到酉時了,再過一炷香的時間天就會全黑。

在一片平坦的的荒原上,車隊圍成一個圈,算是把營地圈出來了,分成了兩部分,一邊栓馬一邊住人,部曲們從馬車上拿出帳篷,快速的把晚上休息的營地搭好。

一堆篝火被點了起來,小紅和兩個婢女開始張羅起飯菜來,小紅是母親安排的,帶著兩個婢女專門負責呂布在晉陽的的生活起居。

按母親告訴自己的情況,家裡已經在晉陽買了一間大宅子,這次去了晉陽就住在那,沒幾個熟悉的人照顧可不成。

晚飯是湯餅,裡面還加了羊肉片,吃著有點像羊肉泡饃,暖暖的羊肉湯餅在冬天晚上吃最合適了。

藉著月色看著遠處的群山,呂布知道明天就要離開河套平原了進入定襄郡,後面的路就不好走了。

好在這幾天天氣都不錯,沒有要颳風下雪的意思,要是下起雪了,呂布肯定會找個地方休息幾天,風雪裡趕山路純粹是給自己找罪受,增加車隊的危險。

柳宗帶著幾個部曲在外圍巡邏,高順和剩餘的部曲圍著篝火吃了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