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了幾個月的縣城熱鬧了起來,天氣依舊寒冷,但卻擋不住節日的氣氛。

元日,這個中華名族最重要的節日,這也是呂布來這個時代過的第一個元日。

自夏商按照月相研究出曆法,將一個月相週期定為一個月,將一年的時間定為十二個月,第一個月被稱為元月,而第一天也就是元日,自漢朝開始元日被正式定為這最重要的年節日期。

元日前的半個月母親就帶著李嬸在家裡張羅了起來,又是做清潔又是採買各種東西。

新衣服母親早就送過來了,一件嶄新的蜀錦外衫,一件上好的羊皮襖,一雙黑色的軟底牛皮鞋。

衣服很好,呂布看到新衣服就想穿上,可是在試過之後就被母親重新疊了起來放到了衣櫃裡,說是要到元日才能穿。

父親這幾天非常忙,趁著元日所有人都開始採購,杜康仙酒正式在九原縣城裡開始出售。

一千錢一斗,剛上市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這是天價,根本不會有人去買這種酒,即使這種酒聞上去很香很誘人。

一千錢大麥、小米、水稻可以買五石,那就是六百多斤糧食,夠一家人吃好幾個月。

陶淵明說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大概就是俸祿,五斗和五石可差了十倍,要是換成現在,五斗米根本換不了多少杜康仙酒。

呂布從來都沒準備把杜康仙酒當成普通商品賣,定位就是奢侈品,看起來很貴,但東漢這年代有錢人也不少,只是都喜歡裝成食不果腹,勉強度日,把錢財都藏起來,呂布就是要賺這些人的錢。

果然經過第一天的無人問津之後,第二天就有一位縣裡的富戶忍不住酒香的誘惑,買了一升準備試試,結果中午買的酒回去,沒過半個時辰就又跑來買了兩鬥回去。

那些街上準備看笑話的人笑不出來了,有了第一個,馬上就有了第二個,杜康仙酒的名聲很快就在九原縣富戶裡傳開了。

要是在平時這麼貴的酒買的人肯定不多,但現在這時節不同,馬上要過元日了,總得買點東西犒勞犒勞辛苦了一年的自己,親戚朋友來了也好有東西招待,九原縣裡只要有點家底的都會去買點。

杜康仙酒的名氣很快就傳到了五原郡,那裡的有錢人更多,杜康仙酒簡直是供不應求,一天就是幾百斗的訂單,幸好這幾個月家裡的蒸酒作坊沒日沒夜的開工,存了不少酒,這才能供應得上。

作坊得擴大,不能再在地窖裡了,那裡地方太小了,五原郡需求也就這麼多,過幾天訂單就會慢慢降下來,幾斗酒也夠一家人喝一段時間的了,關鍵問題在明年,一旦杜康仙酒的名氣傳開,幷州其他地方的的也會爭相購買,甚至中原地區的人也會來購買,中原人口眾多,達官貴人、世家豪門數不勝數,那才是真正賺錢的市場,也是正式漲價的好時機。

冬日的陽光很難得,呂布拿著一卷竹簡坐在院子裡曬著太陽,午後的陽光照的人暖洋洋的,打了個哈欠,呂布已經有了睏意,吃飽喝足就犯困。

“布兒,困了就回房間去休息,在這睡覺會著涼的。”

在一旁做著針線活的黃氏見到兒子犯困,告誡著兒子,雖然陽光還比較暖和,但現在還是冬天,外面的雪都沒有化,要是在外面睡著了很容易就會著涼。

“母親,我出去轉一轉。”呂布放下竹簡,要是再這麼曬太陽他非得睡著不可。

“別跑遠了,早點回來。”黃氏點了點頭。

這幾個月總是不停的下雪,呂布根本沒法出門,現在雪終於停了,已經連續出了好幾天太陽了,這時候出去應該沒什麼問題。

到馬廄裡的牽赤兔馬,這傢伙這幾個月吃的得好睡得好,下著雪有沒法出門運動,貼了一身的秋膘,看起來甚是雄壯。

走進馬廄,赤兔看到呂布來了,歡快的跳動著,這幾個月沒有出門可把它憋壞了。

抱著赤兔的腦袋親暱了一下,給它安上馬鞍子,牽出馬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