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小嬌,生為武將之子,都七歲了一點都沒有繼承道焦爐的半分天賦,平常貪玩貪睡,總是隔三差五到處搞小破壞。前日和大街上一小孩玩,把人家嚇哭了,昨日追著鄰居的貓到處跑,今日上午偷偷爬樹不小心把衣服劃了道口子……每次做錯事後就躲在他娘身後,怕他爹打他,等焦爐氣消了,又神氣活現的到處亂跑,真是一點也不長記性啊!

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

焦爐作為一介武夫,時常頭疼,任其自生自滅。

“好了好了,等我喘口氣……”

我一小小男子漢,在盛子騫為什麼老是矮一截呢,焦小嬌叉腰一站,野氣中帶點清秀,眉毛又濃又粗,活想抹了兩道墨汁,一雙大耳朵讓他聽覺靈敏了幾分,臉被剛才跑的面紅耳赤。

還是為了學演戲。

準確的來說,就是皮影戲,有點滑稽的成分。

上齊國一直傳聞有“參軍蒼鶻”的說法,它是上齊國參軍戲的角色名稱。

現在太澤城戲劇比較簡單,只有參軍、蒼鶻兩個角色。

參軍本是一種類似於軍事參謀的職官名稱,沒什麼定職,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設定。

戰事頻繁的時候,比如開始設立這一官職講述襄陽王朝和上齊國兩軍交戰情形,它的地位很重要,甚至可以直接輔佐君王起草文書指揮作戰。

而在兩國相對和平的時期,它的地位就不那麼重要,比如《太澤·職官志》中,它的官階列在“正八品下階、從八品上階”,是一種品秩很低的職官。

它在參軍戲中扮演的也是低階官吏的角色,所以稱作參軍。

蒼鶻扮演的是童僕的角色,頭扎髽角,身著敝衣,受參軍的呵斥指使。

不過照滑稽戲的傳統習慣來看,那個頤指呵呼、不可一世的角色,往往在最後會露出破綻,反被那個一直被他欺侮的角色所嘲弄,所以蒼鶻可能是個綿裡藏針的機智角色。

或許這個角色的髮型和衣著扮起來跟一種叫蒼鶻的猛禽有某種形似之處,所以稱作蒼鶻。

由於蒼鶻扮演的是兒童角色,孩子們很樂於模仿他。

“到了,到了。”

“我聽到戲班子傳唱了!”

“子騫,走啊,都到了。”

“來了來了。”

“喂喂喂,你們兩人小屁孩一邊去,不要圍觀。”

——暢音閣。

是田子坊老百姓看戲的最大的一個演戲大樓,在城中東路南端,座南面北,建築宏麗。每逢各種節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以及皇親國戚慶生、官宦豪紳慶喜等重大慶典,都要在暢音閣看戲。

田子坊演戲的地方有多處,而規模宏大的暢音閣,則專為重大節慶演戲時所用。

共四層;上層為鼓樓,三層是框式舞臺,一二層為開放式的舞臺。

臺上在此演出的戲曲大多是歌舞昇平吉祥戲,也有滑稽戲。演出的是雅樂和散樂,雅樂用於太澤城慶典祭祀;散樂是民間歌舞和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