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4頁)
章節報錯
顧徽嗤笑:“我還沒嘗試過被打一巴掌不揍回去的。”
“你別給家裡找事”,顧尋皺眉,“涉及下面的學子,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煽動。”
“你當我傻啊”,顧徽懶懶地掀開車窗簾子看了一眼,十分不耐煩,對外吩咐道:“先去書鋪。”
顧尋問道:“你打算怎麼辦?”
“找個人去青州檢視檢視”,顧徽說道。
“一點小事,不至於傷害人命”,顧尋皺眉,“被父親知道,可不是几杖能解決的。”
顧徽越發不耐煩,“我只是先讓人去看看,你少管閒事。”
像他們這樣的子弟,很多時候想處理掉一個看不順眼的人,只需一個意思露出去,就有人用正當手法把事情給解決了。
但能到他們這樣程度的子弟,家裡自然都管得很嚴,他們也會不會跟個小螞蟻計較。
顧尋想了想,也就不再多說。
顧家的下人在五天後到了青州府,因為張存希偷抄事件並沒有傳出去,他們打聽了好幾天,才從蘭家一個出來買菜的婦人口中聽到些線索。
這些人把打聽到的讓人送回去,就住在顧宅等指示,三天後,少爺的回信送到,他們看過就把信燒了,又在青州待幾天,便返回京城。
這幾個人離開青州府的第二天,一個訊息就在街面上傳開了。
“你知道嗎?之前有人賣的那盜印半月刊,其實是府學裡一個姓張的學子弄的。偷偷抄了同學寫出來的話本,然後拿出來印賺錢。”
“自打秦山長接管了咱們青州府學,就沒出現過這麼丟人的事,真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這麼說,半月刊裡面的話本都是府學的學子寫的?”
“這還用問,那麼好的本子,除了咱們青州府最優秀的讀書人,其他人也不能寫得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是可惜,好好的一幫學子,有那麼個蔫壞的。壞了性子的,以後就是考出功名來,對我們也沒好處,說不定還會成為為害百姓的大禍患。”
這些話一天天的,愈演愈烈,連忙著辦書刊的蘭淑都聽到不少,她對花鑲等人的印象更差,只覺這幾個人不僅俗不可耐,還心眼極壞。
家裡有得用的下人,蘭淑其實也不用怎麼忙,把外面跑的事情都交代給家裡的管事,只時而去看看進度,其餘時間都用來寫文章了。
為了區別於半月刊那樣的話本子,她寫了一個短話本,又寫了不少的詩詞文章,當真是修了又修,費不少心思。
即便如此,這天聽到街上的傳言,晚上她就找爺爺告了花鑲幾人一狀,說張存希都道歉了,也賠錢了,他們還把事情傳得滿城風雨,其品其行根本不配在府學。
蘭滄江其實也聽到過街面上的流言和那些對府學質疑的話,但他覺得這些人言只要忽略,漸漸就淡了,沒想到孫女這麼看不慣。
察覺孫女對花鑲、衛諶幾個人的偏見頗深,蘭滄江訓了她好幾句,又讓她莫要再管這些事,便擺手讓她回去。
蘭淑告狀不成,反而捱了一通訓斥,憋著一肚子氣回到自己的房間,想要把那幾個人辦的書刊擠下去的想法更加強烈。
……
這一年的第一場雪在十月中旬,花鑲、衛諶、蘇栩是踩著薄薄的雪花進了城的,旬休前先生給他們推薦了一本論語新解,據說是現在的國子監祭酒許大人編寫的。
大夏的教育機構大致可以分為四層,最頂尖的自然是宮裡的皇子學,能進入其中學習的,除了皇子就是宗室子弟,也有一二品高官重臣家的子弟去皇子學讀書的,不過不多,因為皇子學教的內容更豐富靈活,和科舉關係不大;第二層就是太學了,在太學讀書的,多是四品以上官員子弟,也有少數地方貢入太學的優秀人才;第三層便是國子學,國子學中的學生多為小官、小吏家子弟,還有相當一部分家境優渥的商人子弟;第四層是地方府、縣學。
其中,只有國子學和府學、縣學的名額都可以透過納捐獲得,相當於後世的教高費。
而這兩層學校的學生因為出身較差,多出勤奮苦讀之輩,國子祭酒作為國子學的校長,政績自然和國子學學生的高中名額掛鉤,所以歷年校長都有出版跟科舉有關的實用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