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爺爺便拉回來將近兩千兩的捐款,可見他們堯山是越來越富裕了。

兩個舉人一個姓週一個姓陳,堯山縣七人參考六人中秀才的訊息昨天便從青州府傳了回來,周舉人、陳舉人看見花鑲,一個個親得跟看見自家孫兒似的,把她叫到跟前問了好些話。

花老夫人去廚房看著備了幾樣菜端過來,這三人圍著桌子就邊吃邊聊起來。

他們都是有功名的人,也有在朝廷任一官半職的同年,遇災捐錢也不怕縣令會找他們茬,聊的全是災後可能有疫產生如何防治等事。

花鑲聽了會兒,就悄摸摸出去了,她先到廚房喝一碗粥吃兩個奶黃包,然後去主房跟奶奶說話。

花老夫人正準備叫一春把孫女兒叫過來呢,見她過來,立即笑著招手道:“鑲兒,過來瞧瞧,奶奶給做的這身衣服怎麼樣。”

花老夫人膝頭放著一套香蘭色錦衣,領口袖口都是用細密針法繡上去的蘭草暗紋,且是用的上等絲線,微微一動,就有淡淡的銀色流光反射。

花鑲走過去在奶奶的幫助下試了試,把奶奶誇了又誇,見老太太樂得眯起眼,她話鋒一轉又道:“你要是沒事給我做個帕子啊什麼就行了,或者隨便縫一身衣服也行,做這麼好,不費眼睛啊。”

花老夫人心想天天喝你從仙界運出來的靈水,我可耳聰目明著呢,但孫女心疼她,她高興,就直點頭道:“不費,奶奶平日裡沒什麼事,給你做身好衣服就當打發時間了。”

給孫女抻抻袖子正正腰帶,又不由心酸道:“家裡沒人,到底是委屈你了。”

長這麼大連女裝都沒穿過,別家女兒只要無憂無慮長大就好,我家鑲兒卻還要讀書考科舉。

花老夫人越想越心疼,花鑲一看如此,忙轉移話題,跟奶奶說明天她和蘇栩等人要去摘槐花,又說起府試時才熟悉起來的衛諶。

陪著老太太聊了小半個時辰,花鑲就被趕回去早早歇息去了。

但是躺在床上,她眼前卻是再次出現那長長的一隊災民。

歷史上黃河那麼容易決堤,最根本的原因不就是修堤材料不先進嗎?只要能做出水泥,修起高大堤壩,黃河想再決堤也不容易了。

這個問題花鑲早在前幾年就想到過,然而她翻遍了扔到空間中的那些雜書,也沒找到製作水泥的方法。

前世的她,也根本沒關心過水泥是怎麼做成的。

明明知道有個利器能有效防止河決引起的水災,但卻不知道怎麼做出這種利器的方法,這種感覺實在糟糕。

花鑲在床上翻來覆去一會兒,把意識沉入空間,再次將二樓房間中的那些書一一翻看起來。

可惜的是平板和電腦都不能聯網,要不然她也不能被一個水泥製作攔住。

……

第三日花鑲跟蘇栩會合後,又趕著馬車把周銘等三人一一接上,去了蘇家在鄉下的一個莊子。

衛諶前天直接在堯山坐船回的家,回家時花鑲跟他說了蘇家那個鄉下莊子所在的村鎮,因距離月溪鎮很近,衛諶就說他步行過去就好。

於是花鑲等人趕著馬車到了梨花莊時,衛諶就在梨花莊村口等著。

幾人會和後,在梨花莊採槐花、摘野菜、打野果、獵野物,中午還吃了一頓備料充足的烤肉,足足玩了一大天,才盡興而歸。

衛諶給花鑲帶了幾本遊記,那天回家後,花鑲就開始縮在家裡看書。

蘇栩偶爾會來找她,花鑲倒也跟他去蘇家釣過一次魚。

不過蘇栩有個庶妹太白蓮了,她每次去蘇家,蘇栩這個庶妹都會冒出來,不是送個點心就是捧著本書來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