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村的那些姑娘這時候已經在縣城開了間針織鋪子,花鑲把女學開起來後,就找了其中針織手藝最好的小晴姑娘來這裡做技能課的師父。

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小晴是比較熟悉花鑲的,從頭到尾她都陪著說話。

花鑲問了不少學裡女學生們的事,離開前,對小晴和幾位老師道:“馬上到年底了,你們也給學生們做一個測試,學識課和技能課各評出前三名,第一名獎勵一百文,第二名七十文,第三名四十文。另外,若有人能利用所學制作出實用的或特色的東西,獎勵一百五十文。”

聽到這話,這些年輕的女老師們都為學生們高興。

花鑲離開女學,還走在牆外時就聽到裡面傳來歡呼聲。

這時剛過申時,花鑲帶著柏望和慕勳回到縣衙,騎上馬直接出了城。

她弄的那個橡膠試驗廠就在東城門外,距離橡膠廠不遠,又多出了幾家紅磚圍牆的大院子。

“那是什麼廠?”花鑲抬著馬鞭指向那幾間大院子。

慕勳解釋道:“這是大人離開兩個多月後,縣裡李家虞家等人家辦的,專門跟鄉下收芋薯做粉條。”

粉條的製作程式是很簡單的,花鑲跟梁凹村等幾個村莊說過後,就沒想過他們能瞞多久。

但沒想到這些縣裡的大戶人家也會在這蚊子腿上咬一口,“他們倒是貪心。”

不過怎麼不利用糖廠的便利,再弄個糖果加工廠呢。

其實現在的番茗縣,糖果的種類多了價格也低了,但很大一部分都是商人從府城運來的,另一小部分,就是本縣一些家庭式糖果作坊出售的。

對於縣裡這些大戶,花鑲就有些失望,腦子靈活的太少,如今番茗縣能大力發展的產業太多,或許大戶之姓會很快地重新洗牌。

橡膠試驗廠內,爆發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花鑲走進來,身後跟著柏望和慕勳。

一個制漆匠轉頭看到花鑲,頓時一驚,跑過來見禮,其餘人也順著他的動作注意到花鑲三人,紛紛過來見禮。

花鑲抬手讓眾人起來,問道:“什麼事這麼高興?”

她走之前點了一個制膠老手藝人作為試驗廠的負責人,便回道:“大人,我們做出了能充氣的軟膠,終是不辱使命。”

從早前的老農,到後來的幾個燒磚匠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被縣令大人徵用了,以後都會前程光明。

所以這些制漆匠人制膠匠人都很用心,如今出了成果,也是非常真心的高興。

花鑲聞言,走到院子裡擺著的一個大紅色軟膠筒處看了看。

只見這膠筒旁邊還放著一個按壓式的充氣閥,有一部分是用橡膠做的,花鑲抬腳踩了踩,就見本就鼓囔囔的膠筒又鼓脹幾分。

雖然沒有打氣筒方便,但已經很實用了。

花鑲笑道:“這是誰做出來的?”

眾人便推出一個年輕人來,負責人說道:“是扈老三做的。”

花鑲看了一眼,這是個很靦腆的年輕人,“想要什麼獎勵?”

年輕人不好意思的摸摸頭,“小人沒費多少心思,不需要獎勵。”

旁邊的年長都恨鐵不成鋼地看他,這麼好的機會,怎麼不給大人要個輪胎專制名額。

聽說大半年前那幾個燒磚匠就是按照大人給的方法燒出了玻璃,從而免費得到了民間制玻璃的名額,現在哪個不是賺了許多的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