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兩天,沒有任何動靜。

可存款卻大幅度縮水,跌破兩千大關。

見葉辛貌似還打算第三次登報,高雯急忙勸說:“你會不會只是眼花了?或者看到了長相相近的人?有些人確實長得很像,不仔細分辯看不出來的。”

投遞員趙子奇並沒有中飽私囊,屋裡的報紙上準確的登載著葉辛遞交的資訊,一字不差,可是一千大洋花出去,卻如石沉大海,沒有任何人按照上面備註的地址找上門。

烏托邦沒有電視,資訊傳播的渠道有限,如果那個人真的在這,不太可能沒有看到。

“只剩下一千多塊了,你繼續在這上面花錢,那我們接下來就得喝西北風了。”

高雯絕不是吝嗇小氣的性格,可嚴峻的生活壓力讓她不得不數著錢過日子。

以前她是日進斗金的大明星,可在這裡,她除了一張還算有知名度的臉,什麼都不是。

幾天下來,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的兩人可謂是相敬如賓,唯一的矛盾,就在於貧瘠經濟狀況的爭吵,這一點,倒是與平常的兩口之家比較類似。

本來自己有兩千的補助,只不過暫存在高雯那裡而已,怎麼花是自己的權力,無人可以干涉,可葉辛也沒提這茬,畢竟他沒忘記,他目前住的這個房子還是高雯的,假如真和對方反目被掃地出門,對他顯然要更加不利。

而且他也開始懷疑,會不會真的只是看錯了?

“請大家中午十二點到午門集合!”

“再通知一遍,請大家中午十二點到午門集合!”

屋外傳來嘹亮嚴肅的聲音。

是廣播聲。

沒錯。

這裡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話,只有遍佈各處的攝像頭,以及播音器。

藉由這兩種工具,可以監視引導整個烏托邦。

“午門在哪?”

葉辛看向窗外。

“上次我們開車經過了一個紅色的牌坊,還記得嗎?就是那。”

葉辛想了起來,倒也不遠。

“我們去不去?”

高雯拿捏不定。

“去。”

葉辛不假思索,沒有任何猶豫。

整個烏托邦如此井然有序的執行,一定是有一個組織在操控著,而這次大集會就是他進行了解的絕佳機會。

簡單吃過點東西,兩人便出了門,經過幾天的休養,葉辛的傷勢正在逐漸癒合,但還是拄著柺杖。

因為距離確實不遠,也就沒開車,高雯和葉辛步行,同行者眾多,烏托邦的居民似乎都走出了家門,街上人流湧動,都通往一個方向,

午門。

斑駁腐朽的紅木具現出歲月的痕跡。

當葉辛和高雯趕到時,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人,臨時搭建的高臺上,一個穿著黑色制服的人高高在上,牛皮腰帶依然暴露在外,還彆著一個槍套,他猶如不可一世的統治者,正威風八面的俯視著陸續集合的居民們。

“這不是那個治安官馬什麼的嗎?”

高雯目露驚訝。

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