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一臉嚴肅而莊嚴,聽著老師講著重點知識的題。

黑板上滿滿都是重點知識和分析題庫,直到老師嚴肅的開口:“好了,同學們,還有五分鐘時間下課,接下來我在黑板上寫一道題。”

在一旁的王詩語輕嘆:“完了完了,老師又要出一道難題,才能放過我們嗎?”

“不都上了大學了,老師你就不能放過我們啊!”

這種方式高中也用,不會就給抄寫五十遍。

老師用手敲了敲課桌:“這道題,做對了就可以放學,沒有作業。要是做錯,這堂課你們就給寫作業。”

“遭了,這麼像謎語呢?”馬嘉莉看著黑板一遍又一遍。

老師再一次強調著:“呵!這可是古代經典一道數學題。看看你們大學了,對於這道題有什麼分析嗎?”

王詩語伸出手輕拍一下苓楚雪:“楚雪,你數學天賦不是最好嗎?”

苓楚雪剛要舉手,老師道:“這裡除了苓楚雪,還有誰?”

“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這倒是是什麼啊!老師,你不會跟我們看完笑吧!”

葉簡諾反反覆覆唸了幾遍,老師對苓楚雪說:“苓楚雪,給點提示他們。”

苓楚雪起立回答:“孫子定理。《孫子算經》卷下第二十六題,叫做“物不知數”問題。”

“那我會了。老師!”葉簡諾舉手站了起來,葉簡諾說:“這種題是無唯一解的。但得數確實23。”

老師繼續問道:“給大家講講。”

葉簡諾開口說“我國宋代學者對這類題目鑽研已頗為精深,總結出了“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正半月,去百零五便得知。”這樣的口訣,意思是說“以三三數之,餘數乘以七十;五五數之,餘數乘以二十一;七七數之,餘數乘十五。三者相加,如不大於一百零五,即為答數;否則須減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數。”這道算題的答案為23。”

洛芊芊聽著有些疑惑,舉手:“老師,我還是聽不懂,太深奧了。”

“小葉子的話我聽懂了,這麼來說吧!用數學題來說有一個數,用3除餘2,用5除餘3,用7除餘2。求這個數。”苓楚雪將這個題更加簡單的分析說。

葉簡諾看了一眼苓楚雪繼續說道:“3除餘2,用7除也餘2,所以用3與7的最小公倍數21除也餘2,而用21除餘2的數我們首先就會想到23;23恰好被5除餘3,所以23就是老師題上的答案。”

經過葉簡諾和苓楚雪的分析,讓人很容易理解,不得不說,這題有些意外。

陳美晨在紙上正好算好了這個答案,“我也算了出來。讓我說我也會說,只是不敢確定而已。”

老師點了點頭,拍起手來:“很好,回答的很滿意,說起孫子定理是中國古代求解一次同餘式組見同餘)的方法。是數論中一個重要定理。又稱中國餘數定理。……”陳美晨看著手錶五分鐘已經過去,開口道:“老師,到點了,到點了。該放學了。”

老師看了看鐘點:“是到點了,好了,同學們起立。”

陳美晨苓楚雪帶著同學們一起說道:“老師,再見!”

喜歡流淌年華不負卿請大家收藏:()流淌年華不負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