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溝這幾年發展迅速,不止又增添了不少外來人口,還修建了新的集市、商鋪街、步行街、就連人均收入都也達到了縣城的水平

如今大多人家都存下來了糧食與銀錢,也翻蓋了新房,村子的新面貌比鎮上看著也絲毫不差。

楊清清先是帶他們去了一趟學堂,三人在學堂走了一圈下來,不禁對裡面的設施歎為觀止。

學堂的夫子中,有一大半人都是顏家人,也有幾位識得太子。未免他被人認出,他們沒有在此處停留太久,又去了收容所。

收容所雖然建的時間不長,裡面卻是人滿為患。這裡的場景與學堂大大不同,一面是生機勃勃的希望,一面卻是萎靡不振的消極。

從裡面出來後,楊清清嘆了口氣跟他們解釋道:“這些人都是外來的,大多都是從災難中逃出來的。手腳齊全的人,村長基本都安排在新的作坊工作了,這裡這些人都是多少有些殘傷的人。

新的大收容所在縣郊,還未完全建好,所以這些人都只能暫時都擠在這裡了。”

太子心情有些沉重,他疑惑道:“受災的地方離此地有多遠?他們又要走多久,才能到達這裡?”

楊清清心裡默算了下,跟他道:“受災最嚴重的府縣距離這裡有六百多公里,徒步的話,怎麼也要個三五個月吧。”

見太子悶悶的應了一聲,心情更加不好,楊清清便勸解了他幾句,又跟三人說:“不如咱們去逛逛集市吧?就在那邊了,農村的集市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秦亦昭自然是格外捧場:“好啊好啊,我去瞧瞧跟京都的可有什麼不同,勞煩小仙女繼續給我們帶路。”

太子聞言也是精神一振,他不動聲色的上前把秦亦昭擠開,又走在了楊清清身側。

農村的集市便是拍馬也趕不上京都的,好在也新鮮有趣。街上人太多,未免走散增添麻煩,他們分成了兩路。秦家兄弟二人一道,楊清清與太子一道。

之後約定好在一個小飯攤碰面後,楊清清便牽起了小太子的手,開始在人流中穿過。

太子愣了一瞬間,臉上微微發紅,反手包裹住她的小手。

楊清清見他不動,便扭頭疑惑道:“走啊,愣著幹嘛呢?”

太子不答,只是淺笑著捏緊了她的手。

楊清清察覺到後,老臉通紅的羞惱道:“快走了!”

兩人的氣氛不知不覺的,便變得曖昧起來。一路上都沒有說話,只是偶爾會駐足,看些太子未見過的新鮮的東西。

只要他不認識的,就會問楊清清,楊清清也會耐心的跟他解釋。

到了一個雕刻的攤子的時候,太子摸了摸身上的玉佩跟攤主道:“幫我刻個簪子,再刻兩個小人兒。小兒兒的名字就刻“禪熠,清清”。”他把名字寫下,伸手遞給了攤主。

喜歡最後一世劫請大家收藏:()最後一世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