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時候,楊清清看了看張紅梅,果然,她的眉眼之間與張氏有幾分相似。

她把她的打算跟張紅梅說了,張紅梅愣了半天,她看了看一旁的張氏,突然起身要給她們磕頭。

楊清清嚇了一跳,趕緊跟張氏一起,扶她在沙發上坐著。也就是在這一刻,楊清清突然清楚的知道了,以後的路,具體該怎麼走。

說實話,她是個從骨子裡都透出很隨性的人,想到什麼便是什麼。前世不管是公司還是家裡,無論什麼事情都是周昂先設定一個大致的計劃,她才負責執行。

這些年來她做的很多事,看似有自己的安排,其實也都是隨性而為。幾乎都是事情來到面前了,她相對的做一個選擇而已,跟從前一樣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劃。

聽說像張紅梅這樣的事件,只是個小兒科,每個地方都多的是比她還要慘的人。

那從今往後,她要靠她腦海中的東西,和老天賜予她的旁人沒有的東西,去造福這個天下的百姓。

她要助天下統一,讓這個世界不再有戰爭,還要讓這裡與她前世一樣,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總之,就是要國泰民安。

她心中激情滿滿,到了第二天,帶著張紅梅母子二人一起去了縣裡。

張紅梅的兒子跟二妞一般大,只是他幼年時生過一場大病燒壞了腦子,智力有些低下。他此時像個奶娃娃似的,安靜的依偎在母親的身邊,一臉好奇的看著楊清清。

他的眼睛很純淨,讓楊清清的心情不由自主的平靜了下來,對著他笑了起來。

很快她們便到了縣裡,張紅地還是很識相的,他此時已經乖乖的呆在牢房裡吃牢飯了。只是陳縣令的心裡始終覺得,他是楊清清的親舅舅,便讓班頭給他開的小灶,對他很客氣。

這一點楊清清倒是沒過多去糾結,她把張紅梅安排在縣衙後頭那條巷子裡住,還特意叮囑了陳夫人,讓她不定時的派人去探望。

安頓好她之後,楊清清拿著昨晚趕出來的計劃書跟陳縣令談道:“雖然縣裡頭如今也有好些私塾,但是都規模太小,我這裡先拿給你十萬兩白銀,你看著在城中選址,建造一所大的學校。

模式就弄成我們村裡那種的,可以在那個程度上再大一些,具體的你自己看著辦。”

陳縣令心思縝密,他雖意動,卻還是實事求是道:“姑娘,朝廷如今兵力上很吃緊,成年的男丁隨時都面臨著上戰場,這個世道,不是靠讀書能出頭的世道了。

不如,咱們開個武學?讓十歲以上的孩子都會些拳腳功夫,哪怕是以後真上了戰場,也增添幾分保命的機會。”

楊清清想了想搖頭說:“雖然武力很重要,但治國還是要文人,武學不用特意去辦。到時候再聘請些正統武藝的人,跟教書育人的夫子們一樣,做學校的教習先生。

現在要緊的是,先把學校蓋起來。另外,我看看,能不能在儘早讓西疆跟大周求和。”

陳縣令……

有了姑娘最後這句話,他還能說什麼?

喜歡最後一世劫請大家收藏:()最後一世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