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重陽之死(1)(第1/2頁)
章節報錯
暑往寒來,深秋降臨,全真教上下也充斥著蕭索的氣息,掌教王重陽舊疾複發。
後山庭院的前廳中,王重陽坐在前廳的主位榻上,隔著一張幾案,是同樣盤腿而坐的王道一,師徒二人相顧無言,廳中一時寂靜。
今日早晨,王重陽特意將王道一喚來,王道一覺得有些奇怪,平日裡王重陽不會在這種時候叫她的。王道一來到前廳時,王重陽已然這樣坐著了,像是坐了許久的樣子,像是……在專門等她。
王道一行禮、入座,待坐定之後,王重陽一直沒說話,就只是看著她,眼神是她看不懂的複雜。王道一心中奇怪,半晌,終於忍不住出聲問道:“師父找弟子來,是為何事?”
王重陽此時已舊疾複發,面色有些蒼白,但依舊氣度不減,目光明亮,脊背挺得筆直。內功深湛的習武之人,就算重病之時,也不會像普通人一樣纏綿病榻,從外表看,與平常無異。
王重陽嘆了口氣,溫和的笑道:“道一十九了吧。”
王道一答道:“是,弟子上月就已經十九了。”
王重陽又不說話了,看著王道一的目光依然是王道一不懂的複雜,王道一直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半晌後,王重陽才道:“為師已到了油盡燈枯之時了。”
王道一驚然,她知道師父舊疾複發,情況危急,但沒想到竟這麼快就……
她張了張口,但終究說不出什麼,王重陽擺了擺手,示意她不必說話,接著道:“生死自有天命,你不用過於掛懷。為師今日叫你來,是有一件事情要告訴你。”
王道一心裡升起了一絲不好的預感,問道:“還請師父指教。”
王重陽的眼神更加複雜起來,裡面好像除了平常的慈藹以外,似乎還有一絲愧疚,愧疚?怎麼會有愧疚呢?王道一覺得自己一定是眼花了。
只聽王重陽繼續道:“為師給你的那本武書,你已研習七年,感覺如何?”
王道一老實答道:“師父的那本武學秘籍可謂是博大精深、包羅永珍、奧妙無窮,弟子研習七年,所參透的還不足五成。”
王重陽笑道:“五成已經很不錯了。你還記得為師給你說過的那部霍亂江湖,讓無數英雄喪命的武功秘籍嗎?”
腦海中霎時劃過一道閃電,一個不可思議的念頭破土而出,王道一驚道:“師父是說……”
王重陽點了點頭,肯定了她的猜測,嘆道:“對,便是為師給你的那本。我將含有這書的書名和來歷介紹的幾頁撕去了,所以你一直不知道,也無從得知這書就是那本天下第一武書,現在為師告訴你,這書名為《九陰真經》,二十年前江湖中人人瘋搶。為師見它如此害人,便組織了一場比武,約定誰贏得天下第一,這本書就歸誰,最後為師拔得頭籌,便將這書帶了回來。……說來也巧,就是在那次回來的路上,我偶然救了你。”說到此處,王重陽似有感慨。
王道一卻已經被事實驚到不會說話了,她不明白師父為什麼會讓她學這書裡的內容,而且還瞞著她,不叫她知道。
隨即她又想到一個問題:“《九陰真經》……這名字怎麼有點熟悉?哦,是了,《道藏》裡面某一卷中有關於氣功方面的修煉之法也叫做《九陰真經》。但這武書怎麼取了這麼一個重複的名字?是了,大概是寫這武書的人沒有讀到過《道藏》那一卷吧,畢竟《道藏》有五千卷之多,學武之人又不一定修道,作者也就不一定看過,起了個重名也不奇怪。而且那武書中所述的武學思想正是以陰為主的以柔克剛,叫做《九陰真經》還蠻貼切的。”
王道一已經轉世投胎了十九年,且十幾年來浸淫各種道家典籍,因而王重陽說出《九陰真經》的書名時,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道藏》中的內容。
但除此之外,王道一心中又有一種異樣的熟悉感浮出,好像這《九陰真經》的名字還在什麼其他地方見過,但一時之間卻又想不起來。
王重陽繼續道:“為師把《九陰真經》帶回來之後,天下便沒有人再搶此書了,江湖又恢複平靜。我曾翻看過真經,發現它確然是一門精妙絕倫、舉世無雙的功夫,但我並不痴迷於武學,因此也就沒練。我想這真經害人不淺,幾次想把它燒了,但一想到其中武功的精妙,又捨不得將它毀了,但若不毀,待我身死之後,勢必又要有一場奪經的江湖紛爭,因此我一直想不到好辦法來處理它。……直到七年前你打掃書閣時無意發現了我放在蒲團下暗格中的《九陰真經》後,我便才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王道一腦中混亂,驚懼交加,顫聲道:“可是……可是弟子當年說過不願學這真經的。”
王重陽長嘆一聲,語氣有些歉然的無奈:“古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為師是看著你長大的,你的性子為師很清楚。雖然當時你只有十二歲,但武功精進,心境平和曠達。我那時便想到,也許比起毀掉真經,不如將它傳給一個合適的人。於是我就問你如若有一本人人爭搶、霍亂天下的武功秘籍,那它該不該留,你當時回答說該留下。我問你原因,你又說它是一把雙刃劍,如若用在正途上,作用不可估量,最後你又說:‘善者得之為之以善,惡者得之為之以惡。’……正是這句話,讓為師終于堅定了要將真經留下來的心意,而你,正是傳承它的最好人選。”
王道一怔在原地,不知該說些什麼。
王重陽咳了幾下,深吸一口氣,緩了緩,繼續道:“為師當時問你願不願學這本武書,你說不願意,這正是在為師的意料之內。”
他苦笑一聲,似乎很無奈,嘆道:“可是世間之事就是這麼弄人,那些痴迷於武學,瘋狂搶奪真經的人其實並不適合傳承這門功夫,他們就算練了也達不到那絕頂的境界,反而是你這種心性淡泊,豁達平靜且資質頗佳的人才可以,而你這樣的人往往又不願去學它,免得惹禍上身。……哎!欲得而不可得,不欲得而得,造化弄人啊……”
十幾年來王道一從來沒聽王重陽這麼直接的誇贊過她,可是現下聽來,喜悅倒是沒有多少,心情反而甚是複雜。
王重陽接著道:“至於為何不讓你知道書名這件事。如若當時就對你言明瞭那就是天下第一武書,再讓你去學,你固然不會違抗師命,但你在面對它時,心情還會像這些年一樣平靜嗎?
為師不告訴你,你便會將它當作一本平常的書籍對待,對其中的精妙之處就會維持一種輕松的好奇和興趣,研讀的也會更透徹。你雖然和我深居後山,對江湖上的事情也不瞭解,但《九陰真經》的名字何其響亮,萬一你哪天從教中其他人那裡得知了就不好了,所以我便把這書的扉頁撕下來,不叫你知道它的名字,如此一來,除非為師親口告訴你,否則所有人都不會知道你練了什麼功夫。”
王重陽說完了,師徒兩人靜默對坐,良久無言。
王道一知道,她十幾年快樂無憂的日子,就要到頭了……
王道一現在明白了為什麼那天周伯通發現她功夫不尋常,跑去問過師父後,回來是那樣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原來是師父已經告知與他並且叮囑他要保密了。”王道一默默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