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家裡怎麼藏糧食,該來借糧食的人還是來了,劉家的親家裡也就何小妹的孃家人上門了,擔心不給借,還提出拿銀子買。

他們家的田地多數拿來總棉花蓖麻了,地裡産的糧食少,買的糧食又吃完了,尋思著去城裡買吧,又覺得糧價漲得太高了,一石米已經要到二兩三錢銀子了,幾番猶豫下,城裡的糧鋪已經關門了,無法,只得來親家家碰碰運氣。

李春華怎麼可能賣糧食,那不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嗎,但還是看在四房的面子上,給借了十斤玉米麵和三十斤幹蝗蟲。

玉米麵是四房出的,幹蝗蟲倒是公中的,這可不是又去無回,都說好了,等來年好過了,蝗蟲是要還三十斤玉米麵的。

還真不是李春華小氣,實在是形勢所迫,聽說江南去年發大水,收成不好,縣裡的糧鋪買不到糧食,都關門了。糧鋪關門了,縣裡又沒糧食,朝廷也不賑災,村裡人家即便是借到錢了,也買不到糧食。

這個時候自家要是露出一點還有餘力的意思,那還不得成為人家眼中釘啊!所以啊,哪怕是幹蝗蟲,那也是糧食,是命。

幹旱越發嚴峻了,以往的春天,多少還有點綠色,現在村裡只要冒出一點野菜,那都是上趕著的。雖然村民們面黃肌瘦,但還沒到山窮水盡之時。

村民們都搭夥去山裡找吃的了,烏鴉山外圍草木枯黃,好多小樹刺藤都幹死了,再往裡走點,樹葉都打著卷,族裡有老人說,烏鴉山脈裡是有湖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大柳樹村的情況其實還好,因著去年多挖了十三口井,每家多少都省了水種了幾分地,大都是種的土豆,收成還是不錯。但是土豆這東西不能一直連著吃,吃多了燒心。

家家戶戶都不好過,土豆再燒心,種的少,一家子也吃不了多久。有點力氣的,都跟著去山裡找吃的了,沒力氣的,就上家底殷實的人家去求,哪怕知道借不來,可萬一要是有呢?

劉家就三房四房和五房的男丁跟著去了山裡,大房的男丁是要留家裡守家的,劉家有糧食,要是男人都跟著去了,家裡肯定得讓人端了。

這事他們村沒發生,但是小王村的那個大地主可是讓人給搶了,不是其他人,就是他們本村的人,好多都是沒出五服的親戚,所以不得不防。

灘頭村和小王村沒有山,只挨著一條河,如今幹的厲害,河裡的小泉眼早就幹了,他們村好些人家存糧又不夠,把外面的樹皮草根都挖了,還是吃不飽,也不知道誰出的主意,說地主家肯定有糧食,也不管其他的,仗著法不責眾,平日裡和善的親戚、鄰裡都成了暴民,把人家搶了。

這種事情有一就有二,嘗到了甜頭的人,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其他村多少都有被搶的。

劉芳估計大柳樹村也快了,雖然大家能進山裡討口吃的,但是那畢竟是跟野獸搏命,哪有從人家家裡拿糧食安全,反正衙門如今都不管事。

大柳樹村富戶不少,人也不少,如果要搶的話,肯定是挑男丁少的人家,到時怕是族長裡長都坐不住了,家家都有一百多畝田地呢!

還沒等劉芳把形勢分析完呢,就聽見有人要賣糧的訊息了。

“娘,誰家要賣糧啊?”是誰先吃螃蟹呢!

李春華笑眯眯地道:“有好幾家呢,咱家也得買點去。乖女,你就在家待著,賣糧肯定擠得很,我和你大哥他們去。”

說完就風風火火的帶著她大哥大侄子,出門了,買糧的那麼多,去晚了就買不著了。這個時候能出得起錢賣糧的少,可能大多數還得欠著,至於還不還得了,那還說不準呢!

不用娘說,她也不會出門的,太危險了,她現在唇紅齒白著呢。

她家現在公中每天只是兩頓稀飯,是那種稀的能照人的那種,外加一個雜糧餅子,十五歲以下的男丁和劉家的媳婦們都是半個,其餘的人是一個。

量不大,只能保證餓不死人,幹蝗蟲倒是多,為了細水流長,李春華一房一個月就給十斤,別的李春華是一概不管,要是餓,自己可以加餐,她也不管的。

劉家的四房人都有糧食,可是都買的不多,旱災都這麼久了,再不明白也明白了,誰都不肯大口大口的吃糧食,現在家裡已經吃的這樣少了,要是再過些日子,家裡豈不是連雜糧餅子都沒了,劉家妯娌盤算著,自家這點東西還是留著吧。

劉芳沒有嫂子們的顧慮,她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吃好點怎麼對的起重活一次,她存糧還多著呢!

不用爹孃投餵,她自己就把自己養得好,她也不出去拉仇恨,每次在廚房裡做了吃食,給爹孃留上一點,其他的全拿到自己屋裡,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不分享才是為了大家好。

她本來就坐的住,很是能宅,以前還做個樣子去喂喂牲口,現在她家除了兩只留著下蛋的母雞,就還剩一頭牛了,勞煩不到她,整日就在自個兒房間待著,想繡花時繡花,想練字時練字,自得其樂,還算安逸。

雖然有縮頭烏龜之嫌,但要她怎樣呢,她一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半大女娃,面對這樣的天災,又能做什麼呢?還不如把自己照顧好,給爹孃省點事。

“姑姑,你就給我吃點吧!行不行嘛,我的好姑姑。”

劉永壯比劉芳小兩歲,都是十歲的男孩子了,因為五哥五嫂偏疼,還是能為口吃的豁出去耍賴的小娃。

劉芳被他又是撒嬌,又是獻殷勤的樣子弄得很無奈,不就剛剛做了一次綠豆糕,被他給瞅見了嗎,就纏的沒完沒了,明明都給了兩塊了。

“給,最後給你兩塊,別再要了,再要我也不給。”盡管還是不滿意,但見好就收,免得被奶奶看見會挨罵的。

不一定是永壯自己看見的,十有八九是她五嫂攛掇的。雖然東西是自己的,但是也夠讓人羨慕,嫂子們拉不下臉,侄子侄女還是豁的出去的,就連永力也來給他那個已經一歲多的兒子討過兩回。

她大嫂是個疼孫子的,雖是在災年,大房的那個小寶貝也沒少過吃食,只是糕點難得,畢竟放糖了的。